据《二00九年中国农村经济绿皮书》发布称:目前中国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水平落后城镇居民至少十年,并且城乡居民生活消费水平差距一直处于扩大状态。http://bt.xinhuanet.com/2009-04/16/content_16272119.htm
看到这消息,我就陷入困惑。这十年的差距如何追赶呢?从正常的轨迹来看,这种追赶几乎是不可能的,甚至说是“没必要的”。
职业的习惯,我立刻想到互联网,中国农村网民07年底5260万,占网民25%,08年底8460万,占网民28%,年度增速为61%。一年间增加3200万,份额增加3个百分点——这个数据直观的解释就是:农村网民增长速度(61%)高于城镇网民增速(36%)。未来中国互联网用户规模的增加将主要依靠农村网民增加。
但,农村平均消费不到城镇的1/3,所以说网络用户营销回报的平均价值在降低,即便有人说农村网民不代表普通农民,是具有相当消费力和消费量的一个群体。不过,在进行市场总体规模分析的时候,强调这种假设和差异的意义是有限的。说简单点:要是农村经济水平和消费水平无法得到显著提升的话,实际上农民用户数量大幅度增加的现实意义是有限的,口惠而实不至,说着好听,写着好看罢了。
我在去年提出:中国互联网(近中期)的增长极限即将出现。这一方面是指中国今年来网络互联网用户规模高速增长的下行拐点即将出现,不大会再出现新奇迹;另一方面,也是指随着互联网从“高端新媒体”发展成“大众媒体”,用户规模与用户价值的反比关系会越来越明显。我们的政府和机构单纯依靠网民数字来展现产品、行业伟绩已经越来越难了。
一句话:中国互联网依靠人数在壮胆、吹牛的岁月即将过去,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之后,我们的网络媒体必须重新回到优质营销资产的评估阶段。还是有一些我比较赞赏的网站,起码他们很少在覆盖规模等指标上做文章,而比较早的将目光放在了有效消费力和受众均衡价值上,这是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