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业保持高速发展 中小企业亟需信贷支持


    美国次债危机引起的国际金融危机使全球各国金融机构和实体经济都受到了很大的影响,我国经济也在2008年末和2009年初出现增速回落的状况,很多行业和个人都感受到了危机,然而对于我国银行业来说,2008年是发展的一年,前进的一年,丰收的一年。

       新近出炉的上市银行年报显示:2008年,中国工商银行实现利润1112亿元,同比增长35.2%;中国建设银行实现利润926.4亿元,增长34%;中国银行实现利润643.6亿元,增长14.42%;交通银行实现利润283.93亿元,增长40.05%,浦发银行实现利息净收入315.34亿元,同比增长30.42%,招商银行实现净利润为210.77亿元,同比增长38.27%

       从全行业看,2008年,中国银行业实现税后净利润5834亿元,同比增长30.6%;资本回报率17.1%,预计比全球银行业平均水平高7个百分点以上;全行业利润总额、利润增长和资本回报率等指标名列全球第一。总的来说,我国银行业在2008年资产规模持续扩大,盈利能力不断提升,业务结构逐渐优化,资产质量得到了一定改善,呈现出健康、高速的发展局面。同时商业银行在深化改革、推动战略转型、实施综合经营等方面取得积极进展,但金融危机后,随着国内外经济环境发生变化,未来商业银行将面临盈利增速放缓、潜在风险加大等挑战。

    在过去的十多年,我国通过加强监管、政府注资、不良资产剥离、金融机构整顿重组和并购、推进资本化和市场化转变等方式,基本上完成了银行业的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到2008年底,有193家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达标,达标银行资本占银行总资本比重高达99.5%

预计2009年我国商业银行会继续积极创新,加快开发非公、中小企业在各个金融服务领域的需求,加大信用工具和业务的创新力度,满足不同层次非公、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需要。同时,借记卡、信用卡、网上银行的收费业务会逐渐推广和普及。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已达5000万户(包括个体工商户),占企业总数的99%以上,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力量。未来中国经济的健康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国中小企业的发展状况。换句话说,中国内地的中小企业已经成为中国国民经济的主要推动力之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其主要推手来自于中小企业的高速发展。而中小企业的高速发展,因之产生了对融资的巨大需求。

      但是,由于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面向大企业、大城市和大项目的市场定位和发展战略,再加上中小企业大多规模小、经营风险大、信用低、财务制度不健全等,融资难已经成为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因此,在中小企业贷款领域存在着巨大的市场空间和市场空白,如何发展这一领域将成为未来各商业银行必须要思考的问题。

      北京华经纵横经济分析师刘建新认为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将成为各家银行应对行业竞争、壮大自身实力的有效途径。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中小企业的经济活动将更加活跃,在许多方面需要银行提供各种金融服务。中小企业巨大的金融需求说明其市场潜力很大,考虑到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资产重组、兼并收购等现象,银行拓展中小企业市场将大有可为。另外,据世界银行的相关调查,银行每增加一单位的资本投资,中小客户能够获得的边际利润高达117%—847%,远远高于大企业的水平。因此,银行以融资为切入点,加大业务创新能力,形成针对中小企业的独特服务体系,不仅有利于扩大城市商业银行的经营规模及市场份额,还可构成坚实的利润支撑点,给银行带来可观的利润。

                                        

  华经纵横经济分析师刘建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