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恼
最近出现了几件事让我非常苦恼,也非常气愤。设计部接连出现了几个错误,并且“成功”地突破了各种关卡(监理把关、施工审图、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样板等等)而复制到了产品上,造成了直接损失,首先是经济损失,造成了数量不等的金钱损失,让我痛苦;还造成了时间的损失,要知道在一个开发项目中,各种可以使用的资源里面,时间的珍贵是不言而喻的。
我一直把开发设计部比喻成开发公司的大脑,他们的任务就是要“想清楚并且画明白”,设计部用自己的行动控制着开发公司的行动方向,当然也是成本控制的中枢。我一直讲如果头脑不清楚,手脚动也就是哆嗦了,变得没有任何目的性。
我还清楚地记得在北京万达时,一个兄弟和大家争论时,被大家给逼急了,讲“图纸确实有了,只是不能用”这种笑话。
工作重了、时间紧了,给大家造成了非常巨大的压力,时间不够用了,精力也不够了,于是经常出现工作质量不高的情况。不能讲他没有做,但是质量呢?实在是说不上。
开发工作多是非体力劳动,他做与不做不能一眼就看出来,做得好与不好通常也要到了产品阶段才能评判(其实图纸也是产品,不过是中间产品而已),过程中的监控难度是非常大的。
环节质量
万达集团是一个标准的以产业链为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沟通的环节较多,产生错误的机会也就特别多。
2008年是重庆万达的质量年,我设置了若干的节点做演练,期待能够在练与战的洗礼中锻炼队伍,训练工作方法、思考方法,特别是对于工作压力承受能力。
经过了2007、2008两年的工作实践,大家在沟通上有了比较大的进步,工作能力也有提高。但由于城市综合体的复杂性,特别是时间的紧迫性,给大家提出了非常严肃的挑战,大家在能力上仍然存在比较大的差距,特别是在沟通上。
在工作中,信息的传递是巨大问题,传递了几个环节后就失真了。万达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是有效指令,减少和防止在流程中出现失真。
但由于所有的工作全部得由人来做,所有的岗位几乎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没有备份。于是每个人的工作都可能影响同事,一个人的工作质量出现问题都可能把整个事情搞砸。
每个人都对团队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人的质量
开发公司所有的工作都是靠单兵与小团队来做的,大家相互依靠、相互鼓励,完成开发公司的所有的工作。
不可能做出人才备份,也不可能所有的工作都有人盯着,于是更强调每个人的责任心—要正确评估自己的工作对于他人的影响,不轻易让自己成为整个公司的短板。
要提高个人的质量就要从态度和能力等几个方面下手,态度不用讲--自己拼命工作就是对同事的负责任,就是经营自己的事业,不轻易降低工作标准。
方法就比较难了,要学会思考方法,学会反思自己的工作。特别是要将自己工作与大家进行沟通,求得大家的认可与配合。
要想做好工作,不是“想”就行的,要有方法。执行一定有方法,其实提高个人的品质也是有方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