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环境少折腾


在1季度的经济数据出台后,中国的经济人士又开始犯了一个老毛病,各说各话.有说在通缩时期超前顾虑通胀压力的.也有说金融风险加大的.还有说需要推出新经济刺激计划的.各种说法又开始大辩论.任何一方都有自己的理论基础,也有依据做论据.但这样的争论对一个大经济危机下的救经济政策持续性连贯性,肯定是不利的.

在这样特殊的历史时期,既然我们已经选择了对冲经济下滑,选择了动平衡.那就不能站在老的思维方式来处理细节.不然又要走回头路.个人认为,世界目前最急迫的是如何拯救经济危机,而在全球的经济形势比较下,中国目前由于金融业并没有受到大的冲击,其融资功能并没有发生改变.因此在银根工具使用效果上目前是世界上最强最有效的.至少在前3月的流动性释放过程中,的确已经初步显现了对冲经济下滑的效果.在这样的状况下,有一些金融企业内部监控问题上有一切疏漏则是必然的.而这并不意味着马上就必须要开始紧缩.通胀来与不来,其实并不完全看中国的银根政策,事实上通胀的压力依然是输入性的.只要国内保证粮食价格的稳定,同时加大金融业的监管规则.其实后期通胀压力和金融风险是可控的.针对流动性的争论应该放放了.希望经济学家们把议论的焦点放在如何引导信贷流入实体经济和有效的监控措施上来得更为实际.

同时今天国务院新闻发布会放在了上海.并提出建设上海二个中心的规划.这无疑对上海及周遍区域的经济发展带来了长期活力.在这样的消息刺激下,金融股和地产股全面走强.并迅速带领指数连续上攻,站上了年线.市场并不缺乏对后期走牛的判断,缺乏的是对政策变化太过频繁的信心.不论是股市还是经济,都惧怕反复无常的经济政策.在4万亿投入还没有得到具体落实的时候,就开始提出各种猜想来推论经济政策的效果,实在是缺乏基础.

还有就是证监会的政策态度实在让市场难以琢磨.在股市暴跌过程中,对许多基础性的规则没有拿出一点有效解决办法就算了.最后依靠银根政策让市场恢复了流动性的推动力.现在市场才刚刚站上年线,就开始讨论IPO的发行时间问题,未免也太过功利性.难道在国际市场如此动荡之后,就没有经验教训需要总结?难道就没有一个新的发展思路可以去讨论吗?事实上市场许多的根本性矛盾都没有解决.二批股改的内容依然是"堰塞湖".新股的全流通问题依然在延续老的错误,大非控盘做庄带来的过分炒作已经暴露出市场投机根源并没有根除.这些根源性的问题不解决.而单纯地为圈钱而发IPO,是市场问题继续扩大的源头.

救经济的任务依然严峻,经济就算恢复活力之后,经济结构的调整任务则更需要较长周期.希望在经济人士都以大局为重,少走回头路,多提出在大方向下能解决局部矛盾的具体措施.这样中国的经济才能在09年真正看到希望.同时也防止后期其他危机的发生.

欢迎加入本人趋势大师VIP圈子.交流学习准确趋势分析方法,把握09年主线投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