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伏 南京 南京


  潜伏南京南京

 

  

  吸引缘自魅力,魅力源于真实

  

  一

  

  一丝悟语

  

  

  电视局《潜伏》的结局是悲伤的,相爱的人,相爱的心,却在那个残酷的年代深深的潜伏……

  我相信这是真实的,虽然它没有人们习惯了的“大团圆”的结局,但还是那么的吸引我们。为什么?不错,正是它的真实。且不论其艺术性的造诣如何,单就这一点就足以打动我们的心灵。这种真实的美是任何东西都无法比拟的,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平凡的人总是给我们最多最深的感动。尽管他们没有什么豪言壮语,尽管他们没有什么经天伟业,但正是这一双双潜伏着的手,在推动着历史的车轮向前迈进……

  电影《南京!南京!》(今年是南京大屠杀70周年纪念)同样如此,因为直面历史的真实,而散发出无以伦比的魅力。尽管它让我们直面人性的阴暗,尽管它让我们目睹人世的无情……但这种真实反而让我们看到了与人类共生存的真爱,让我们感觉到了与生命同存亡的人间正义……没有模式化的对白,没有神格了经典,只是简简单单的讲述历史,讲述过往的真实,那种战争的残酷,那种人性的对白,还有那种时代的苍白……

  这种文艺作品的吸引,缘自于其自身的魅力,而其自身的这种魅力,则是源自于历史的真实。这种历史的真实,所包含的不仅仅是无情、无奈、残忍、悲惨,更多的包含则是那种深深的爱恋与凝重的情怀。对你家对我家对国家深深的爱恋,对同胞对民族对正义凝重的情怀!而这种爱恋,是发自内心的最为朴素的直白,这种情怀是融入身体里的永不停滞的热血……它们潜伏在每个人的心底,它们流淌在每个人的心房……

  

  二

  

  一点延伸

  

  

  真实的力量是无穷的,真我的风采是无穷的……

  

  真实的是最好的,自然的是最美丽的。如果本我冰清玉洁,任何的修饰都是次要的,正如秦家之女“增一分太长,减一分太短;施朱则太赤,敷粉则太白。”如果内心“腐烂不堪”,那任何的化状品都无法将“丑陋”掩盖,反而欲盖弥彰,“东施效颦”;因其本质是“朽木不可雕也”。

  人不能活在别人的眼睛里,活在虚伪的世界里,做真实的自己,做自然的自己。别问“我是谁?”,当你不需要在为“我必须是我”而努力的时候,你自然就知道你是谁了……

  传统文化里有那么一点点“糟粕”,就是“虚伪”。它让人不用自己的大脑去思考,也不用自己的嘴巴去追问,它让人情不自禁的“文过饰非”,“打肿脸充胖子”,甚至是“笑里藏刀”……

  当“无道”变成了“有道”,当“真诚”变成了“虚假”,这个世界将变得可怕。不要让“浮躁”的东西被大风刮的到处都是,而“真正”的东西却只留在“原地”,孤独的“守望”着……

  “吸引”缘自“魅力”,“魅力”源于“真实”,而“真实”来自“实力”。“虚假”是因为没有“实力”,“虚伪”是因为害怕“失去”,而“面子”则是最好的“屏障”……

  三

  

  关于《潜伏》和《南京!南京!》的剧情简介,引自网络。

  

  

  1《潜伏》

  

  1945年初,国民党军统总部情报处的余则成接到重要任务,和上级吕宗方赴南京潜入汪伪政府,暗杀叛逃的李海丰。吕宗方初到南京便遭枪杀。余则成单枪匹马暗杀了李海丰,得到军统嘉奖。这时,共产党特使突然告诉他吕宗方的真实身份是地下党。更让余则成惊讶的是,深爱的女朋友左蓝也是共产党。根据吕宗方对余则成的评价,特使希望余加入地下党。

  余则成无意中发现戴笠等人为私利而向日军泄露新四军情报,也彻底看清国民党失去民心的原因,加上左蓝的劝告,遂弃暗投明。党组织要求他留在军统,潜伏待命,代号"峨眉峰"。

  余则成受命到军统天津特务站,站长吴敬中要求他把夫人接来。党组织给他派来了大方朴实、泼辣耿直的女游击队长翠平,让两人做起了假夫妻。练过功夫、枪法如神的翠平不适应吃西餐、打麻将的官太太生活,闹出不少笑话,多次强烈要求离开,二人在生活细节和性格上也冲突不断。

  1946年1月,国共双方开始"军调"。余则成发现中共派来的军调人员中竟然有左蓝。余则成将军统在中共代表身边布下的监视特务名单交给左蓝,并公之于众,首战告捷。

  特务站内部明争暗斗。站长动用潜伏在延安的特务"佛龛"调查左蓝和余则成的关系,行动科长马奎还抓捕了余则成的联络员秋掌柜。余则成与左蓝利用特务站陆桥山与马奎的争权夺利,将"峨眉峰"的帽子戴在了马奎头上。最后,马奎被转运时逃脱,而左蓝挖出"佛龛",用他换回了受尽酷刑的秋掌柜。身份暴露的"佛龛"李涯分配回到天津,他提议让余则成策反左蓝,以测试余则成。得知左蓝不从,李涯决定杀害左蓝。他让余则成电话通知左蓝晚上在某地见面,余则成无奈答应,同时让翠平中途去拦截左蓝。眼看就要成功,不料途中横杀出咆哮着寻仇的马奎,一番激战,左蓝和马奎互射身亡。左蓝的牺牲让翠平第一次看到地下斗争的残酷,开始慢慢理解余则成的潜伏工作,两人渐渐有了默契。余则成和李涯联手,几经争斗,陆桥山被迫调走,余则成晋升为天津站副站长,获得了更多情报。

  情报贩子谢若林告诉李涯一条关于中共派出一个女人到天津、与"峨眉峰"以夫妻名义工作、掩护其潜伏的情报。李涯开始怀疑余则成。他派一个名叫徐宝凤的女人伪装成共产党,接近翠平,套出翠平真实身份。余则成将计就计,故意监视翠平,让李涯认为余则成也是刚刚发现翠平是共产党,同时为进一步迷惑李涯,故意让翠平反跟踪自己,最后还证明徐宝凤的话根本不可信,巧妙化解了危机。翠平为自己带来的麻烦深感内疚。

  内战到了最后时刻,国军将领钱斌将去南京向蒋介石口述天津的城防计划。余则成准备在钱斌回到天津后实施绑架。翠平则提醒应该让钱斌去不成南京,让敌人再派别人去,这样就多了一个目标,之后再绑架钱斌或者另外一人都可以,余则成没想到翠平变得这么成熟了。余则成了解到钱斌患有哮喘,于是把哮喘病的禁忌药物注射进钱斌喜欢喝的红酒。不知不觉,余则成和翠平彼此的眼神里多了几分情意。

  国民党作最后的垂死挣扎。李涯负责战后特务潜伏计划--"黄雀行动"。在招募潜伏特务的时候,竟然发现许宝凤,许宝凤的交代让李涯知道了翠平确实是共产党,于是追捕翠平,翠平在逃跑过程中被敌人发现。撤离前余则成得到总部最后一个指令:翠平牺牲,你已危险,速离。但余则成必须在离开之前拿到潜伏特务的名单。历经千辛万苦,余则成拿到名单,并藏在鸡窝里。余则成正准备离开天津,站长却突然要他跟自己马上去机场,飞广州并转到台湾,执行"海峡行动战略"。

  机场,余则成在混乱的人群中看到了化身奴仆翠平,原来翠平没有死。二人相距咫尺,却又不能相认。余则成只好做个暗示,翠平洞察明白了,找到了他留在鸡窝里的情报,上交了组织。回到后方的翠平产下一女,为了保证余则成的安全,她甘心隐姓埋名等待丈夫归来。跟妻子失散后的余则成,处处打探翠平的下落,可他却连翠平的真名都不知道。组织上又下达了新的潜伏任务,已经身在台湾的余则成需要跟新的同志组成家庭来掩护身份,而组织上给他指派的“妻子”竟然是在自己的引导下投身革命的晚秋。

  [天津解放了,翠平给余则成生了个孩子。余则成接受了组织的命令和吴站长去了台湾,并且为了任务和晚秋结婚。他不能和最爱的女人在一起,他看着自己和晚秋的“结婚照”哭了。而远在家乡的翠平抱着孩子,每天都在等他回来……]

  

  

  《南京,南京》

  

  

  《南京,南京》以“南京大屠杀”为背景讲述故事。片中有两条线索,通过一名普通日本士兵和一名普通中国士兵在南京大屠杀期间的经历,揭示在1937年南京疯狂杀戮强奸掠夺的背后,战争对人性的摧残。

  

  影片是从1937年的12月,南京城破开始。尽管有大批的国民革命军士兵溃逃出城,但与此同时,也仍然有大量不愿意投降的士兵留了下来,在这座城市的街头巷尾展开了无望而惨烈的抵抗。其中就有国军精锐部队一员的陆剑雄(刘烨)。

  

  在抵抗最终失败之后,在数十万中国人的鲜血终于染红长江之后,南京全城沦为一片死地。唯一尚有生机存留的,就是位于金陵女子学院的“安全区”。在这里,大量的难民因为拉贝的“纳粹”身份而暂时获得了喘息的机会。而实际主持安全区难民工作的,则是拉贝的秘书唐先生(范伟)和归国女教师姜淑云(高圆圆)。

  

  但是,在日军的眼中,所谓“安全区”,只不过是一个囤积了大量女性资源的“仓库”。而拉贝的德国人身份,在强势的日本军队面前,也只不过是一块随时可以扯去的遮羞布。而中国的女人们,则用她们的身躯不仅仅拯救着隐藏在难民营的男人,也在拉贝面前书写了一段中国人坚强的历史。

  

  日本军人的形象塑造,是这部电影的一大突破。作为占领者的他们,当然可以享受某种意义上的正常生活。但是,在南京这座战争因素被极端放大的城市中,即使是占领者,即使面对的只是别人的屈辱和死亡,也仍然难以逃避自身的灵魂震荡甚至拷问。

  

  角川(中泉英雄)是日本十六师团的一名普通士兵。被队友称为“读过书的人”的他,敏感、涉世未深,甚至在参战之前都还没有交过女朋友。而他的同乡队长伊田(木幡龙),则已经是一名老兵,一名职业军人。在南京城作为占领者的“生活”中,体验过种种为了维持这种“生活”而付出的人性的代价。角川最终做出了他的选择:他把两名中国幸存者送出了南京城,然后举枪自杀。

  

  这部电影完全突破了以往种种关于南京惨案的历史著作和文艺作品中的那种对中国人存在的刻意抹杀,对“无能的中国人”的错误描述;为世界观众了解这段历史,提供了一种崭新的视角,也是在南京灾难中,中国人的民族形象的全新书写。在新的高度上为中国历史上这一段惨痛的往事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历史思考。

  

  

  主要角色

  

  陆剑雄(刘烨饰):陆剑雄,中国国民党最精锐部队的下级军官,在破城之际,连同十万名没有来得及撤离的士兵一起,陷入了日本军队的包围之中。他和那些不希望投降的士兵组织了一场没有希望而惨烈的抵抗……抵抗失败了……他亲身经历了最终蔓延至全城的大搜捕和大屠杀……

  

  姜淑云(高圆圆饰):美丽的中国女性,拉贝的秘书。姜淑云和所有难民营的领导,绝大部分是外国人,共同奋斗,希望能保全难民营里二十万人的生命,但是她们发现,她们的身躯和生命难以阻挡每天前来搜捕男人,强奸妇女的日本军人……对于姜淑云而言,这位在欧洲学习回来的女老师内心中还有一个隐秘的愿望:记录下这段惨烈的历史,让全世界的人知道……

  

  唐先生(范伟饰):

  

  唐先生,一个典型的中国知识分子,他的生活彻底陷入了黑暗和恐慌。他有美丽的妻子,妹妹和女儿,城破的时候,他相信拉贝对他的保护,对日本军队抱有幻想,他觉得日本军队会带来秩序;他甚至因此而学起了日语;并协助日本军队在南京城中开设慰安所……他甚至出卖了陆剑雄等潜伏在难民营中的士兵,但是他已然失去了一切……他决心反抗……

  

  角川(中泉英雄饰):

  角川,日本进攻中国首都南京的部队十六师团中的一名年轻的普通士兵。他趴在距离南京城外两公里的战壕里等候着进攻那座有两千年历史城墙包围的城市的时候,从来没有想到攻陷南京之旅,会成为他的地狱之旅……在那里他会经历他人生中的第一次面对面的杀戮,第一次性的经历,所有的第一次和最后一次……

  

  幕后故事:

  

  南京!南京!两个黑色的惊叹号,突兀而醒目。导演陆川说,这是当年日军侵入南京城时的联络信号。在电影《可可西里》拍摄间隙,他曾对摄影师曹郁说:“拍完这个,咱们拍南京大屠杀吧。”此后很长一段时间,这个突如其来的念头再未被提起,直到一家国外电影公司送来剧本,邀请他来拍摄,题材正是南京大屠杀。

  

  但是陆川无法接受这个外来的剧本。剧情中,西方人再次扮演起拯救弱者的“辛德勒”,只是这一次被拯救者由犹太人换作了中国人。这令他产生了无法抑制的抗拒:“南京大屠杀的意义并不是外来者的拯救与保护。70年前,一方是灾难的承受者,一方是灾难的施加者,但这是降临在两个民族之上的共同灾难。”

  

  在动笔构思自己的剧本时,有关南京大屠杀的研究现状,令他感到惊讶。一方面,由于70年前的中国没有完善的户籍制度,这使得有关屠杀受害者的调查与统计异常困难。加上国内的相关研究和田野调查工作起步相对较晚,随着时间的远逝,一些史实已开始变得模糊。另一方面,我们已习惯于用一种哭诉的哀腔来讲述这段历史,“而哭诉的声音是弱者的象征,对于旁听者是没有说服力的。”

  

  这部电影突然被赋予了特殊的意义:在近期拍摄和上映的所有以南京大屠杀为主题的电影中,投资8000万元的《南京!南京!》是唯一一部完全本土化的电影。“从中国人自己的角度来梳理清楚这段史实,以严肃的态度和人性的角度来为这段公案进行论证。”陆川这样评价工作的意义,“用电影的方式为历史串联起那些真实的证据底链。”

  

  真实,成为这部电影的第一要素。

  从筹备到杀青花了4年时间的影片《南京!南京!》,近日终于通过了审查。导演陆川在自己的博客上激动地宣布此事,并“谢谢所有人,所有的等待”。《南京!南京!》送审的过程花了5个月,终于得到被通过的好消息,但陆川本人却并不轻松,“现在过审了,可以冲印拷贝了;但音乐要做、声音要混,可能要到拷贝做出来了才能稍微松一口气吧。”一直以来,陆川都梦想《南京!南京!》可以在日本公映,也希望能有更多的人了解南京大屠杀的真相。当记者问及该片去日本公映的事情进展如何时,陆川说:“电影就像我的孩子。这个阶段的任务,是为他弄到一个合法的出生证。至于上不上得了名牌大学,这是后一个阶段的任务了。”

  

  作为该戏的男一号,刘烨在戏中饰演一名中国军人。目前,故事大纲还没有曝光,刘烨谈到了该戏的剧情:“其实南京沦陷后,有几十万人没有投降,在南京城里打游击。有一千多个血性汉子就坚守在一条街的拐角里,跟侵华日军对峙,最后日本人动用了飞机,把他们全部都炸死了——这是真实的事情,我演的就是其中一个军官。”对于这部戏,刘烨最得意之处就是全戏没用一次替身。不过一说起电影本身,刘烨就变得严肃起来:“以前我们也拍过很多战争片,这部戏的最大不同在于,偏向性没有那么强,没有那么夸大。导演很希望日本青年能够看到一段教科书上从没有讲到过的历史。”
 

链接:    思海常啸       驿外疏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