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军团”静待澳政府开闸


时间: 2009-4-04 10:00 | 作者: 胡晓玲 | 来源: 中国经营报

连续四起中国买家的矿业收购,令澳大利亚政府陷入繁忙并冗长的审批辩论中。一面是澳国矿产企业资金短缺,企业危机将造成大量失业;另一面是对“外国主权资金”的忌惮和对矿产资源未来归属的担忧。

  除了3月31日湖南华菱钢铁收购澳大利亚FMP公司17.55%股权获得批准外,五矿收购Oz Minerals公司重新提交的收购方案进入了二次审批,而中铝收购力拓,鞍钢对金达必的第二次收购仍处于延期审批之中。

       中资大举收购遭遇“延期”

  中铝股份总裁罗建川3月30日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铝收购力拓的审批及相关谈判都在正常进行之中,没有受到之前五矿收购被否决的影响。“延期只是因为项目太大了,要各方审批。”

  尽管中铝股份去年业绩下滑了近100%,但这并不会改变中铝集团的收购决心。“2009年会从资金角度出发,严格控制兼并重组,但也决不会放弃任何一个好机会。”

  也许目前确实是中国去海外并购矿产的最好时机。全球金融危机之下,中国被誉为现金流最好的国家,有充足的资金储备。而大宗商品价格又遭遇周期性低位。过去中国想买又买不起的矿产现在都跌到了底。

  以去年首钢集团收购澳大利亚吉布森山铁矿为例,2月时被否决的收购价,到了12月重新通过时只有原先的2.5折。

  中国一直是澳大利亚矿石的最大买家。国内旺盛的资源需求连年推高了铁矿石谈判的长协价,2008年比2007年上涨了80%。截至2008年10月,澳大利亚对中国的贸易额达到了510亿美元的新高,其中矿石出口占了将近七成。

  在澳大利亚矿产企业出现资金链危机时,中国冶金企业则看到了商机,纷纷递出了收购的橄榄枝。去年2月,中铝从英国股票市场上购得了力拓12%的股份。此后首钢的收购也获得了通过。今年又有四起重大收购向澳方提出,不过却遭到了审批的延期。

  3 月16日,中铝195亿美元注资力拓,延长审批期限90天;3月19日,华菱11.85亿澳元投资FMG,延长审批期限30天,现已通过;3月19日,鞍钢认购金达必 1.9亿股新股,未通过审批,需重新递交申请;3月23日,五矿26亿澳元收购Oz Minerals,延长审批期限90天,后遭否决。

  FMG执行董事史贵祥在上海参加Advance 亚洲50人峰会时对记者说:“延期不一定表示会否决。只是近期待审批的企业过多,工作量大导致的。”

       FIRB审批:透明度不高

  但事实也许并不那么简单,延期的背后是澳大利亚从官方到民间的激烈争议和担忧。

  根据澳大利亚的法律,对超过15%的外资股权收购,澳大利亚外国投资审查委员会(FIRB)审查后将对财长做出建议,而财长则有权否决,或提出额外条件。但没有人知道这一审查所参考的具体指标。澳财长斯万(Wayne Swan)在去年一份公开声明中表示,外国投资屏蔽政策的首要原则就是符合国家利益,涉及国家主权资金的投资将比私营企业被更谨慎地对待。

  中铝即因为其“资金背景”受到了这种特别考察。澳大利亚人Tracy是一家跨国投资公司的中国区经理,她相信FIRB会给中铝一个公平的判决。但她同时表示,“国家安全是FIRB主要考虑的问题。而且这涉及澳洲的三大矿业公司,他们三者之间也存在竞争关系,另两家会担心收购后市场格局的变化。”

  尽管澳州竞争及消费者委员会(ACCC)已经在3月25日通过了中铝收购力拓,认为这起收购不会造成垄断,但FIRB的决策过程和结果对大多数人来说,依然似雾里看花。在一个澳大利亚民间组织峰会上,来自澳洲各界的企业家、官员就提出,FIRB应该增加透明度,从而保证外来投资在一个更加公平合理的规范下发挥积极作用。

  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恐怕是,澳大利亚当局正在担心来自民间的压力——这一压力已经令澳大利亚现任总理陆克文进退两难。

  “ 在澳大利亚民间,反对收购的另一个理由是:那些澳洲最好的矿山都被外资收购了,是否会影响澳大利亚子孙后代的利益。”Tracy对《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不过,她认为澳大利亚大可不必为这一问题担心,“可以仿效挪威,对不可再生的资源建立一个基金,以保证后代还能得到源源不断的利息。”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亚非所澳大利亚问题专家郭春梅认为,“中国并没有占据这些矿产企业的绝对控股地位,因此不存在控制资源的威胁。”


       中国经济复苏的受益者

  即使民间出现反对声音,澳大利亚官方在审查这些收购案时,也不得不考虑两个国家之间的经济依存关系。澳大利亚外交部长斯蒂芬·史密斯3月26日称,与中国的关系不应受到某些具体投资计划决策的影响,比如力拓向中铝出售资产。

  “ 从1972年两国建交以来,澳大利亚的每届总理都更强调和亚洲而不是和欧洲的关系。” 澳大利亚人麦克认为,澳大利亚和中国的经济依存关系,也是澳大利亚此次受金融危机冲击较小的重要因素之一。

  “澳大利亚目前的失业率控制在6%,而正常情况下是5%。历史上最高曾达到10%~12%。”麦克认为,澳大利亚不会出现以前那样的情况。经济虽然有进一步恶化的可能,但尚没有进入衰退。他同时也承认,澳大利亚必然成为首批获益于中国复苏的国家。麦克是悉尼港项目交付管理局负责人。

  从复苏中获益的一种方式就是参与投资中国。目前,澳大利亚对投资中国的机会异常关注。就在3月31日,新南威尔士州地区发展厅长官巴瑞·巴菲尔在上海宣布,要在上海和广州两个城市设立办公室,为澳大利亚的贸易考察和投资团提供全天候服务。

  “不能光从负面去看待这些收购案。”巴瑞说,“财政部应该考虑如何更好地处理这种格局下的机会,打造和中国的关系。”他表示,澳国防部和其他政府部门将在4月发布的文件中对中国的收购意图表明他们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