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江的为人,李逵觉得他“仗义疏财,名不虚传”。这就透露出一个重要信息,宋江是一个“撒尽黄金还复来”的明事理的主,懂得用钱,在性格气质上也铸就他“哥哥”、“及时雨”的美誉,这是为人处世的一种能力,是书中没有学问。如果说,宋江虽然是一个称职甚或优秀的科员的话,那他身上的这种品质,则为他博得了巨大的江湖名望。他没有在体制内如愿做官,膨胀的身心热力也驱使他走上体制外,成为水浒梁山第三代寨主、第三代领导核心。这就如一个人的命硬,此处不得意,自有得意处。
宋江对于体制外的的留意,常以乐善好施示人,以金银财物资助五湖四海的好汉。比如与武松第一次相会,是在柴进庄上,一见武松“有万夫难敌之威风”,就“心中甚喜”,蓄意结交,先是“将出些银两来与武松做衣裳,在与武松告别时,他又特意“取了些银两”带在身边,赶出来送行,送了一程又一程,武松再三劝他早点回去,他始终不肯。武松见他对自己如此情意意重,便主动白日提出要拜宋江为“义兄”,宋江喜不胜言地接受了这一建议,并立即“取出一锭十两银子,送与武松”,原来,宋江的所作作为,就是诱使武松与自己结拜,所以,在送行之前,他特意带上银两,为“义弟”准备下见面礼。宋江如此“仗义疏财”地武松结交,没有亏本,后来就是武松杀了王伦,辅佐宋江登上水浒梁山第三任寨主的宝座,这是后话。
宋江对于体制外的留意是出于个人的身心与生俱来的性格,但从根本上还没有放弃他在体制内发展的理想。在官场上的不得意不得志,使得他脚踏两条船,一只脚在官府,一只脚在江湖。换一个说法,宋江在工作生活中扮演了两个角色,前一只船的世界很小,他只混了一个小小的官吏,郁郁不得志,壮志难酬,但他不能抛弃,因为这里给他了一个职业、一个岗位、一个身份、一个饭碗;后一只船的天地很大,宋江是主角,是好汉,他在天下人的心中是“能救万物”的“及时雨”,这里给了他名闻四方的机会,给了他众多英难好汉发烧友粉丝的拥戴。就在与武松结拜后,武松要到二龙山,宋江还嘱咐他,“入伙之后”,“如得朝廷招安,你便可撺掇鲁智深、杨志投降了”,“博得个卦妻荫子,久后青史上留一个好名”。
虽然后来宋江最终还是走了江湖,但官场上的失意,一直是他心中的痛!
分享我认识的宋江(2):官场失意是心中永远的痛
评论
24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