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居然还有人谈爱情,这都有点老套了。
网上有个名叫*****的网友,她的爱情观非常有意思:
其实对于爱情,越单纯越幸福,经历的太多了,会麻木;分离多了,会习惯;换了,会比较;到最后,你不会再相信爱情;你会自暴自弃;你会毫无生气;你会行尸走肉;你会与一个你不爱的人结婚,就这样过一辈子。
她的这种爱情观,代表对她对爱情的感受,是不是很另类,很有特点呢?
的确,青苹果般酸涩的初恋,虽然的确是笨拙的,但却是更令人心跳的,这正是它最具备魅力的动人之处。等老练了,油腔滑调了,那味儿,也随之淡了。就算是现在到了闪婚的时代,一切都要快,结婚都成了快餐外卖一样的时代,人们最怀念的,最动人心的,依然是那最初的心动,依然是那种曾经朦胧而又含蓄的爱情。
但是,事实上,初恋是最令人怀念的,但它也是最脆弱的。成熟的爱情,更有生命力。
其实经历过最初的心动后,爱情还是会有很大的吸引力,这不仅源于人生理心理等各方面的需要,更源于爱情更多地体现在互动、责任、相依相助相支持上。
一位已婚的女性这样看待现实中的爱情:
爱情和生活是分开的。爱情从来没有圆满的。生活却还要继续。生容易,活容易,生活却不容易。经历伤痛有的人会振作拍拍灰尘接着走,有的人只能原点驻留,脚虽然在动,心却没了。所以如果保存着那份爱啊。可是那就等于用刀子在自己心上一下一下的划着。
她认为,总是失去的是最好的,得不到的是最好的。其实当爱情来临时真的无所谓谁对谁错,我们的感情是真的不能再真的了。可是人是活在现实中的。不能脱离社会道德准则而活着。大环镜影响着我们,所以很多的爱情是凄美无结果的。爱情两个字注定了这样的结局。
她的观点,是爱情不能脱离生活,而婚姻生活中很难寻觅到纯真的爱情,爱情与幸福的婚姻宜州生活是有距离的。
这与柏拉图老先生的观点,其实不谋而合。
一天,柏拉图问他的老师,什么是爱情。老师于是叫他到麦田里挑选一颗最大的麦穗,只能摘一次,并且只能往前,而不可以回头。柏拉图于是照做。结果,他两手空空走出麦田。 老师问他为什么摘不到。他回答:因为只可以摘一次,期间看到过很大的麦穗,因为不确前面是否有更好,所以没有摘,一直往前走。走到前面,才发现最大的麦穗早已错过,于是空手走出来了。老师说,这就是爱情。
柏拉图又问,那什么叫婚姻呢?老师让他走进森林,砍下最茂盛的一棵树,规则和在麦田里一样。这次,柏拉图带回来了一棵普普通通,并不是十分茂盛的树回来。老师问他为什么带这么普通的树回来。柏拉图回答道,因为有前次的教训,所以当我走过一大半,还两手空空的时候,看见这棵树也不太差,怕再错过,所以砍下。免得错过后,什么都没有。老师回答,这就是婚姻。
有一位非常理性加非常感性的迷一样的网络美女这样说:
初恋都让人难忘,觉得美好。为什么?不是因为他(她)很漂亮或很帅,也不是因为得不到的就是好的,而是因为人初涉爱河时心里异常纯真,绝无私心杂念,只知道倾己所有去爱对方。而以后的爱情都没有这么纯洁无瑕了。初恋的人大多都不懂爱,所以初恋失败的多,成功的少。恋爱,还是找个恋爱过的人才好。因为经历过恋爱的人才知道什么是爱,怎么去爱。
她这样处理感情(呵呵,她把爱情已经程序化了),面对感情,我们所要采取的就是三不政策:
第一是不急:不要急着结婚。结婚虽然是很美好的事,但是不要着急,该是你的就是你的;
第二是不怕:不要害怕付出。彼此必需一辈子努力,才能把感情维持好。你不可能“得到”一个美好的感情,你只能找到一个你心爱的人,来共同经营、造就、完成一段美好的感情。如果你没决心做好男人,那你就得不到好女人。世界上没有一个坏男人会有一个好女人,坏男人只会有可怜的女人;同样的,也没有一个坏女人会有一个好男人。何况感情中还有一个跟我们共同努力、想把它做好的人。这个合作事业成功的机会是很大的,关键就在于你是否愿意努力、付出而已;
第三是不要放弃。当你受了打击、挫折、伤害,当你感到灰心、失望时,有一个人无条件的、永远站在你这一边,支持你、鼓励你、安慰你,让你重新站起来面对这个世界。
看来,她还真是个爱情学家。爱情和生活,和现实是密不可分的,初恋虽然美好,但它多数不是建立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而是更多的源于青春年少时期,对于异性的朦胧好感,它是纯真的,却是不现实的。而这位爱情学家的总结非常精辟:当你最需要支持、关心、鼓励、帮助时,当你最孤立无助时候,站出来真心帮你的人,就是真正爱你的人,就是能够欣赏你,包容你,陪你走过一生的人。
爱情在网络拐角
评论
14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