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刊发了一篇关于浙江省连锁超市行业从3月份开始普遍出现销售滑坡的报道。正好,社科院也发布了2009年《商业蓝皮书》,称中国零售行业将不会像欧美等发达国家出现负增长式的衰退。
但愿到年终盘点的时候,社科院的判断是正确的。
====这是关于社科院《商业蓝皮书》的报道:
中新社北京四月七日电(张潞璐)中国社科院七日发布的二00九年《商业蓝皮书》指出,尽管受金融危机影响,中国零售行业将面临增速放缓压力,但并不会出现负增长式衰退。
统计显示,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名义复合增长速度达百分之十四点四。
蓝皮书预计,二00九年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名义增速,将有望维持在此增长率之上。
蓝皮书表示,由于金融危机对欧美等发达国家实体经济的影响不断加深,二00九年中国外需环境将很难改观。此外,房地产业的萧条在二00九年亦难有改观,这些均加大了中国居民收入增长放缓的压力,其对消费的制约将逐步显现,反映国民整体消费状况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由此将放缓。
尽管如此,蓝皮书强调,由于中国居民较高的储蓄率以及中央政府出台的一系列扩大居民消费和内需措施,中国零售行业将不会像欧美等发达国家出现负增长式的衰退。
据知,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于一九九二年首次突破一万亿元人民币。二00二年以来,基本每年上一个万亿元台阶,二00三年突破五万亿元。而后,仅用五年时间即再攀升五万亿元。二00八年,中国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首次突破十万亿元。
====这是本报今天的报道
浙江连锁超市遭遇市场滑坡
本报记者 邹建锋
尽管1至2月份浙江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仍然达到了13.5%的高增长,但近日召开的浙江连锁超市采购联盟第三十一次理事会却传出“警讯”:超市行业销售额在前两个月实现两位数增长之后,3月份几乎都出现了负增长。
阳春三月却“入冬”
“余杭发了4300万元的消费券,这一块给我们增加了1500万元的销售。所以一季度我们还在增长。”在浙江连锁超市采购联盟第三十一次理事会上,杭州余杭禹昌商厦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建民话音刚落,立即引来一片羡慕的目光。
据中国经济时报记者了解,出席本次会议的近20家联盟成员单位中,只有禹昌和台客隆两家的销售额3月份出现了增长,其他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
“我们在舟山也是下降的,安徽公司实现了增长。所以总体实现了上升。”近年来走出浙江,在安徽进行扩张的台客隆董事长翁友定这样解释道。
“浙江是广东之后受金融风暴冲击的第二个‘重灾区’。外来务工人员减少,门店的来客量出现下降。三聚氰胺事件也直接影响了部分食品的消费。”联盟理事长、浙江供销超市有限公司董事长叶耀庭表示。
“一部分商品价格回落是销售下降的主要原因,譬如我们的食用油销售额下降了350多万元。”一家超市的负责人透露。
不过,叶耀庭也认为,由于2008年初的雨雪冰冻灾害“留”住了大量外来务工人员,所以去年同期的基数也有“非理性因素”。
另外,多位与会的超市负责人表示,在食品消费下降的同时,生鲜、百货等商品则出现了增长,一些品类的增幅超过了10%。
据了解,由45家连锁超市和10家供货商自发组成的浙江连锁超市采购联盟拥有7700多家门店,年销售额达100亿元,在浙江省同行业占有40%的市场份额。浙江海港超市连锁有限公司董事长朱正耀指出,联盟成员单位销售额普遍出现下滑,正反映出行业所面临的形势不容乐观。
“市场保卫战”
“要大力开展以扩销为主的促销行为。失利不失地,市场不能让!”叶耀庭这样说。
据了解,从3月31日开始,浙江供销超市在所属的1900多家门店开展了针对清明节的促销活动。叶耀庭表示,类似的促销活动每个月都将举行。
朱正耀告诉记者,海港超市近期将面向外来务工人员和本地生活困难群众发放200万元的消费抵用券,具体办法是每消费100元,可抵用10元券。
“作为企业,我们没有力量像政府那样直接发放消费券。但是目前连锁超市的平均毛利水平是11%,发放消费抵用券,意味着我们几乎把全部毛利都让掉了。”朱正耀说,“这样做一方面体现了我们促销费的愿望和决心,另一方面也是希望保卫和扩大自己的市场份额。”
浙江上百一百超市有限公司负责人表示,大型卖场对连锁超市的冲击也不容忽视。以该公司所在的上虞市为例,先后有大润发、华润万家等大型零售企业进入,今年麦德龙和沃尔玛也将来“抢地盘”。为此,该公司制定的对策是:主动与大卖场打“价格战”,并进一步巩固大型卖场难以涉及的乡镇市场。
抱团取暖:期待新突破
“采购联盟今年一定要有新突破,否则真是对不起理事单位!”在浙江连锁超市采购联盟第三十一次理事会上,联盟副理事长、宁海县小小食品超市有限公司董事长邬国贤说。
邬国贤所指的是联合采购——这是吸引众多企业参加浙江连锁超市采购联盟的重要因素。但恰恰是在这个方面,该联盟至今尚未取得实质性突破。
“他们给渠道(经销商)的价格比直接给我们的便宜18%,这让我们怎么做?”提到某著名快速消费品对连锁超市的“欺压”,台州市三和自选商场有限公司总经理蒋巧云显得愤愤不平。
据了解,连锁超市行业虽然具有布点较广的优势,但是销售额普遍不高。浙江连锁超市采购联盟的45家超市成员中,除了浙江供销超市等少数几家年销售超过5亿元,大多数成员的年销售额在2亿元以下——这是众多大卖场一个单店的年销售规模。销售规模的制约,导致连锁超市与供应商尤其是大品牌的价格博弈中处于劣势。
自2004年底浙江连锁超市采购联盟成立以来,联盟也多次尝试联合采购,但由于种种原因,效果一直不佳。
“每家出资100万元成立一家联合采购公司,有10家单位参加就是1000万元。按照流动资金每年滚动6到7次计算,每年可以采购六、七千万元。选大家最好销的几个品种,进行统一采购。这样做,采购价格至少可以降低20%!”朱正耀的这个建议,得到了邬国贤等多位同行的赞同。有人甚至迫不及待地提出马上召开由各公司采购部经理参加的研讨会,探讨联合成立公司的具体事项。
中国经济时报 2009-4-7三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