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的脚印(又名孤独的管理博士)(57)


(我的纪实连载)

孤独的脚印(又名孤独的管理博士)(57

    (续56)这家外资管理咨询公司本来在我的指导了,经营效果还是很有效的;但却被老板用套现的形式使流动资金枯竭了,于是一个应该是欣欣向荣的公司落入了困境;这对心高气盛的我是何等地打击,自然也就对就业前景完全失望了。

    因为下岗失业人员进政府公务员的可能性几乎是零,而且再进国有企业的希望也是十分渺茫;因为再就业安排是每次按降低就业层次安排的。如国有企业下岗,首先安排在该国有企业的大集体企业就业;不满意,再安排到下岗者居住区的街道企业就业;第三次还没有成功的话,就把社会上任意发布的招聘信息告诉你一次;还没有就业成功,你就是社会的失业者了;所以这样的就业体制,本就不是保障人才的平等竞争;而是有些形式主义的步骤走走过场而已。所以说,任何人在任何单位下岗,实际就等于是宣判了你发挥作用的死刑。

    我下岗后,从民营的生物工程公司;再到服装民营企业,以及在大学兼职和最后到这家外资管理咨询企业;全部是关系而找的,没有自主的可能。即使这样,依然没有一家企业对我的就业能有保障;全部是用商人观念来使用人才。今天你能创造效益,则就能在这里呆下去;明天的效益或作用不明显了,则是立即走人;至于到某经委去指导贯彻标准和在某大学的兼职,更是一时的利用;并不是从人才或能力的角度去使用人才。

    我在EMBA班兼职讲课,刚开始从质量管理的基础讲起;这也没有什么。当讲到方针目标管理时,这些在职的领导们竟然听得津津乐道;仿佛自己就是一个成功的管理者。然而随着课程的深入,当我讲到三次设计的时候;学员们竟然对我有意见了,因为内容太深而且偏重于数理统计;这是我们这个社会的人不能接受的。他们给学校提意见,说他们不是学数理统计的;因为他们是宏观管理者,不能学这太专业的技术。

    这如果是在资本主义国家,学生并不能决定课程;可我们的学校竟然修改了我的课程,专门请那些从海外回来的博士们讲故事;使我们的EMBA班又办得火热起来了,更吸引在职人员高投入来参加学习;而我却因为不愿意免费为院长私人的管理咨询公司服务,所以课程结束后;我兼职的使命也就完成了。

    看我们今天的教育,的确是在培养名嘴;可学生学到了什么,考试成绩上不去;实践动手能力差,就是培养了学生们的嘴上功夫;这就是我们今天的教育。而我本就是一个坚持自己学术主见的人,自然也就不适应这样的教育机制了;于是连大学兼职的路也走到了尽头。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