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难越重,心越相通
——Intel志愿者地震周年汉源之行
生活在成都,我离地震的灾区很近。当有机会参加到Intel“i世界计划” 在地震周年赴灾区的志愿活动时候,心里有一种感觉:不是激动,而是知恩。倪萍曾经在中央电视台的募捐晚会上说,“灾难不可以分担,苦难可以分担,日子还得过下去”。这句话让我明白一个道理,对于灾区人民来说,灾难时期的救援仅仅是帮助的第一步;而对他们灾后生活、工作和学习的长期支持,才是最有价值的帮助。
作为一个富有社会责任感和国际主义精神的知名企业,Intel也清楚地认识这一点。震后一个月,贝瑞特就亲赴灾区考察,并与四川省政府签订了旨在帮助和支持灾后重建和恢复工作的“英特尔i世界计划”。该计划用3400万为灾区学生建立建设200个计算机网络教室,并持续安排志愿者团队对学生实施技术服务、计算机教育、心理健康的辅导。这次能作为非Intel公司的成员,参加到这个计划的志愿者活动中来,我感到很荣幸。
灾区孩子的心灵和希望是脆弱的,但教育是灾后重建的持续力量。以教育为重点,是Intel一直以来履行社会责任的重点;所以呵护一个个脆弱的希望,让笑容始终能够在灾区孩子的脸上绽放,就成为了Intel近乎奢侈的愿望。
对于灾后重建的支持,可供企业选择的帮助形式很多。选择现金捐助对于企业而言是省事儿的,既收获了名声,又不增加企业负担。所以多数企业选择现金捐助。但Intel选择了教育上的长期支持,这样对企业要求的责任更大,义务也更多。Intel不仅要考虑援助项目建设的费用、采购和建设,还要持续投入人力物力和心力,以自己的号召力带动合作伙伴一起参与,以自己的影响力和榜样力量带动全社会关注关心和加入到对灾区学生的学习和心理帮助当中;这就是“i世界计划”。
我参加的活动,日程紧张而又高效率。我们志愿者队伍从5月6日早上从成都出发,用半天时间抵达大山里的目的地:汉源一中。实际上,5月5日一早,来自北京、上海的志愿者就从各自所在的城市奔赴成都了。
到达汉源一中以后,计算机网络教室考察、与老师学生交流、作为指导者与学生一起开展团队训练、重建家园的心理沟通……晚餐的时候,我们还和学生一起,包饺子、拉家常。Intel北京的刘唯力小姐,本次活动的组织协调人,还特意带来了北京烤鸭,亲手片出,让灾区的学生也尝到了北京人的心意。5月7日早晨的升旗仪式特殊而庄重。国旗下的方阵中,志愿者的蓝色与孩子们的五彩缤纷显得同样耀眼而灿烂。在我眼中,蓝色是支持与关爱,是Intel的行动;而五彩缤纷则是希望,是心灵,是孩子们眼中未来的家园与人生。
(图片:青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瞬雨之友QQ群:8504348-以文会友,以茶代酒
作者:瞬雨,技术、管理与产业经济 观察家
特约撰稿:《投资与合作》《传媒》《中国计算机报》《计算机世界》《通信产业报》
体验城市(MirrorCity.net)技术总裁,美信(Merrinfo.com)合伙人、技术总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