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有些人是观念的主人,有些人是观念的奴隶。有些人有时候是观念的主人,有时候是观念的奴隶。
在圣智之人面前,观念就只是他的奴隶,完全是为了他的幸福生活服务的。如果某种观念不能给他幸福和成功,阻了他幸福或成功的路,他就会一脚把它踢开。如果某种观念能够使他幸福,他又会死死地抓住不放。
用毛主席的话来说,“我是秃子头上打伞,无发(法)无天。”事实上,他并不是完全无法无天。有法没法,取决于这个“法”在他的成功和幸福路上起什么作用。能起好作用就时,心里就有这个“法”,不能起好作用的时候,心里就没有这个“法”。
4
人之所以压抑,是因为他们的观念不切实际。如果观念不改,那就会永远都处于压抑状态。
改变观念是个快乐幸福的过程,而不是一个痛苦的过程。如果你能体验一次改变观念的过程,你就会明白,那是一种被关在监狱很久,突然被放出来了的感觉。孙悟空被压在五指山下500年后,唐三藏把他救了出来。当时孙悟空的感觉,就是一个人改变观念的时候的感觉。
应该说改变观念一个比较困难的事情。多数人在小时候形成的某种观念,一生都只能是抱着不放,一直到走完他们的人生路程。很多人不是不想改变他们的观念,大多数人是苦于不知道从何而改起。
人能改变观念,有这样一些途径:
第一种途径,是遇到了个明白人。他们曾经改变过观念,他们知道改变观念是怎么回事,他们亲历过改变观念的过程,他们了解改变观念的方法,他们还有能力运用这种方法去改变别人的观念。人一生能遇到这样一个人,那他就太幸运了。不过说实话,真难!
第二种途径,是从读书当中悟出生命的真蒂。说实话,这个方法也不容易。读书有一个会读不会读的区别。能看懂书的人,大多已经有了自己的观念,他们会用自己的观念去理解书本上的内容。这样的话,读书就强化了一个人原有的观念,而不是动摇或改变原有的观念。这样读书,读来读去,还是走不出原有观念的怪圈儿。这就是不会读书。这样读书,书读得越多,越博学,思想越顽固,头脑越僵化。会读书的人,读书的目的,就是改变自己原有的观念,去发现在生活中更有实用价值的观念。这样,每读一遍书,就能让自己发生一次锐变。书读得越多,头脑就会越灵活,头脑中的观念就会越有用。
第三种途径,是一些喜欢思考的人。他们能够不停地去思考自己的观念和现实之间的矛盾,他们总是在寻找这两者之间的平衡点。这样的人,会从他们自己的经历中领悟出生命的真蒂。因为他们会发现,观念就像是汽车上的方向盘,而现实就是车轮下的道路。是个人都知道,要想顺利地在大道上行驶,最简单的方法是不断地去调整自己手中的方向盘,从而找到自己的车与道路的平衡点,而不是不停地下车去重新铺建他们所要行驶的道路。就是说,人要不停去想怎么改造自己,而不是不停地去想怎么改造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