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先庆:首善之区?广州城市定位批判
——兼论建设广州国际大都市的路径选择
一、广州要建“首善之区”,有多少人明白?
近一年来,不时听到有关广州要建成“首善之区”的提法。因为觉得这既不是一个经济概念,也不是我所关注的学术概念,因此一直没往心里去。觉得这与我的研究无关。五一期间,省社科院的一帮子人聚会,我应邀参加。席间,突然有人问,什么是“首善之区”?众人哑然。问我?不懂,不明白。随即大家议论纷纷,其中就有一个问题:广州市的干部群众有几个人能明白这个什么意思?相关的疑问包括:广州要建成的“首善之区”相当于一个什么样的中长期目标?是一个什么样的形式和形象?广州怎么变成了“区”而不是一个“城”?这一个事关城市定位和战略思路的提法是否经过了决策咨询和科学论证?具体要做些什么事情?有哪些步骤和措施?国内外有无可借鉴的模式、经验教训?学术上和政策上有相关研究吗?“首善之区”与以前及目前的相关战略是什么样的关系?事后的几天内,我至少问了不下十个人,有同事,有领导,有专业研究政策的人,也有出租车司机、打工者和餐厅服务员。几乎都反问,什么是“首善”?
什么是“首善之区”?看来,得了解一下。于是,我回来百度,上面的解释是:1、指首都。 清 钱谦益 《贺朱进士叙》:“辇毂之下,首善之地,得一士焉。”亦作“ 首善之区 ”。 鲁迅 《彷徨·示众》:“首善之区的西城的一条马路上,这时候什么扰攘也没有。”参见“ 首善 ”;2、最好的地方。《金史·礼志八》:“京师为首善之地。”《续资治通鉴·宋哲宗元祐元年》:“学校为育材首善之地,教化所从出,非行法之所。” 查来查去,没有其他的更多的解释。
想来想去,估计广州所要建成的“首善之区”就是指广州建设成广东“最好的地方”吧。或许广州过去规划和建成得很令人遗憾,而被新的领导们寄予厚望吧。但我还是不明白,为何已经有国家中心城市、国际一流城市等提法,已经够理想了,却突然来个“首善”?固然,政府的执政理念要创新,观念点要创新,但为何弄出的这类创新让大家不明白其所以然?
有趣的是,在网上一看,已经有人对此进行了分析。“善”的反义词是“恶”,“首善”的反义词是“首恶”,有一个水晶摩摩的网友在博客中写道:“‘首善之区’的相对应的概念,就是‘首恶之城’。善恶不能两立,参与制造‘白马事件’等四大案之类的案件贪官污吏和罪犯,他们一日不被铲除,这些案件一日不了结,......,所以,建设‘首善之区’的首战,就是打黑除恶,建立社会公平、正义。让制造‘白马事件’等四大案之类的分子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这些犯罪分子被铲除之日,就是远离‘首恶之城’接近‘首善之区’之时。
二、广州要建成什么样的大都市?
最近有一件大事,一度推动股市中的上海本地股大涨,即国务院发了“关于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意见”。当时我就纳闷,《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是2008年底发布的呀,怎么股市就没有反映呢?这个股市很不公平,有点小瞧我们珠三角!! 既然珠三角、长三角都先后发布了国家层面的定位和发展规划,那么,我想下一步,包括北京、天津在内的珠渤海湾或它们单独也应该会出台一个什么“意见”或“纲要”的。当然,这是未知数,也是后话。
之所以提及此事,是想谈及广州的城市地位问题。广州、深圳的城市定位这些年摇摆不定是众所周知的事。我们自2003年以来,一直提到广州应该定位于“国际商业大都市”的定位问题,也一直没有得到政策层面的关注。这次,国家明确上海是国际金融中心、国际航运中心,北京肯定是中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我就想,广州作为国家的中心城市之一,到底要成为什么样的“中心”?可不能就叫“首善之区”吧?也不能定位于“重工业中心”、“制造业中心”或其他什么中心吧?其实,历史到现实,客观条件已经给了广州明确的城市定位“中国的国际商业中心”,从“十三行”到“广交会”,“千年商都”已经明明给予了这个城市清晰的定位,也有利于广州真正地走向全国、走向世界。我真的不明白,为什么这么宝贵的“金字招牌”,这么清晰的城市形象和定位,却不被重视?甚至被当成“瘟疫”一样避之不及?好象这个定位贬低了城市形象或损害了某些人的声誉似的?
我初步统计了一下,这些年来,广州争国家卫生城市、国家文明城市等各种荣誉,以及提出建设包括“首善之区”、“国际大都市”等各种战略目标的提法不下十余种,但都似乎千方百计地回避“商业城市”的提法。是不是广州的领导或政策研究者痛恨“商业”一词或者有某种偏见?不管怎样,这些提法的变迁及背后,或许能找到为何十多年来广州商贸流通业及其他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及优势得不到发挥的真正原因吧!
总之,我想说的说,广州的城市定位也能不能少些“瞎折腾”,它既不可能是国家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也不可能是国家的金融中心、航运中心、制造业中心,但它却实实在在是国家的商业中心。广州历史和未来,它的优势和弱势,表明广州在中国及东亚的版图上只能是“国际商业大都市”。不管你愿意不愿意、承认不承认,这是客观历史和未来产业的必然选择。如果不正视,在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的浪潮中,广州不仅会找不到明确的方向,而且将会再度错失良机。
广东商学院 王先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