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加教育投资、不断完善教育投资体制03


增加教育投资、不断完善教育投资体制03

 

  从总体上来讲,我国教育投资不足,但也存在浪费和效益不高的问题。因此,在解决这一问题时,既要通过多种途径广开财路,逐步提高教育投资的比例,又要采取多种措施开源节流,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益。只有这样,才能使这一问题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否则,偏废哪一方面,都无助于问题的彻底解决。

 

  a.从实际出发,合理调整学校布局,适当扩大学校规模,减少学校布点。在这个问题上,我们有过教训,一提调整学校布局,有人就要砍学校;也有的领导认为学校越小越好,办学点越多越能证明事业的发展。当然,盲目的砍学校会给教育带来损失,但学校绝不是越多越好。据统计,目前全国的大专院校80%都未达到设计规模,中等专业学校重复设置的问题也相当突出,中小学也存在着布局不合理的现象。因此,必须合理调整学校布局,最大限度利用教育资源,如甘肃省1985年以来,小学数由25398所调整为24196所,学校减少了1200多所,而学龄入学率却由89%提到95%以上。

 

  b.在广大农村地区,要大力推广复式教学,提高师生比例,降低成本。目前农村小学大部分班额不足,而且又进行单班教学,既浪费师资,又影响教学质量,造成师生比例下降,人头经费上涨。因此,要大力开展复式教学方法的研究及师资培训,在农村普遍推行复式教学,以减少人头经费的开支,提高教育投资的效果。

 

  c.降低留级率、辍学率,减少超龄生,提高巩固率和按时毕业率。这一问题在我国基础教育较为突出,如不采取断然措施,这一恶性循环将会无休止地消耗掉大量教育资金,即使外部教育投资有较大增加的情况下,也会由于这种“体内消耗”而无法使基础教育走出困境。为此,降低留级率、辍学率,减少超龄生将会明显提高投资效益。

 

  d.调整教育内部的分配结构,改革管理制度。长期以来,我国形成管事业发展的部门不管经费,管经费的部门不管事业发展,造成有限的财力不能合理、及时地投放到事业发展最需要的地方去,势必影响事业的发展,造成教育投资效益不高。所以,在机构改革时,应彻底改革这种现象,做到合理使用每一个“钢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