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将第三产业考虑在内,上海市的经济总量与北京市相比并没有明显优势。虽然从GDP估计结果来看北京GDP总量要略高于上海,但很难下结论谁高谁低,因为差距实在是微不足道。北京实际GDP可能要排在全国的第五位,比统计排名要靠前得多。北京独特的首都因素,由于政治上的集权而导致的经济聚集,这并不令人奇怪。从劳均GDP看,北京和上海都远高于其他省份。两直辖市的估计劳动力大致差不多,约1600万人左右。因为对两市的劳动力估计可能有偏差,仅凭估计结果就断言北京经济总量超过上海的做法是站不住脚的。如果从奥运会北京基础设施大为增强的角度来考虑,可以谨慎地认为北京GDP总量在2008年确实少少领先了上海。北京的千万富翁人数也多于上海,平均每万劳动力当中,北京有大约89个千万富翁,而上海也有72个千万富翁,即在两地,大约一百个人当中,你就可能遇到一个千万富翁。高档消费场所可能随便碰到一个人就是千万富翁。
广东的经济总量依然排在全国首位,但如果仅从国家统计数据看,广东首位的地位岌岌可危,但事实上,排名全国第二的江苏,与广东省经济总量的差距也有1.5万亿之多,因此如果广东愿意,继续排在经济总量榜首的位置并不需要什么统计手脚。相反紧追其后的山东和江苏,有可能骑虎难下,做假只得一时,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
尽管如此,广东省自2004年经济竞争力持续下降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2004年广东省实际经济总量估计占全国比例约为13.58%,到2008年这一比例则变为13.35%。2008年广东省估计的经济增速,比全国平均12.85%的增长率低约1.2个百分点。广东省经济重镇珠三角九市中,除深圳实际GDP增速比全国平均水平高约1.83个百分点外,其他八市全部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值得注意的是,东莞虽然是全球金融风暴冲击的重灾区,但其相对程度却低于珠三角另外七市,其他受影响程度依次为佛山、珠海、广州、中山、江门、惠州、肇庆,其中肇庆受影响程度最为严重,这一估计结果也走出了我们的意外。早先我们对广东省提出要学习深圳还有点意外,认为深圳好不到哪里去,但估计结果意味着广东省要学习深圳经验也是有一定的道理的。广东省经济增长的乏力的简单原因就是劳动力流入的净减少,仅2008年我们估计的返乡劳动力就约450万左右,2009年1-4月返乡劳动力进一步增长,初步估计其他省份的劳动力返乡约900万左右,共计净减少1350万。广东省外来劳动力已经与广东省统计公布的2600万相差无几了。
浙江虽然在统计的经济总量上并不占优,但实际已经超过山东,且增长迅猛,实际增长速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15个百分点,而江苏的实际增长速度比全国平均水平只高于约1.4个百分点。如无意外,浙江最近三个内实际经济总量有可能超过江苏。但上海在全国的经济地位并没有发挥出来,否则鹿死谁手还不一定。
一直以来,我们都不看好山东经济,因为山东省并没有出现劳动力的大规模流入,其劳动力的净流入量估计约为200万左右,主要来自邻近的河南和安徽。山东还有大量的劳动力流向邻近的北京和天津,因此山东的劳动力总量估计也只有5400万左右,而广东的劳动力估计为9000万左右。山东的千万富翁人数2008年也只有27900人,远少于其他经济大省,这进一步印证了我们的估计。
省区
|
GDP估计
|
GDP统计
|
GDP统计
排名
|
GDP估计
排名
|
劳动力估计
|
劳均GDP
|
千万富翁人数
|
上海
|
18220.89
|
13698.15
|
7
|
6
|
1600
|
11.39
|
116000
|
北京
|
18553.11
|
10488.03
|
13
|
5
|
1600
|
11.60
|
143000
|
广东
|
40141.55
|
35696.46
|
1
|
1
|
9000
|
4.46
|
137000
|
天津
|
6682.47
|
6354.38
|
22
|
20-22
|
900
|
7.42
|
13100
|
浙江
|
22682.21
|
21486.92
|
4
|
3
|
4500
|
5.04
|
110500
|
江苏
|
24606.69
|
30312.61
|
3
|
2
|
4700
|
5.24
|
59500
|
山东
|
19546.33
|
31072.06
|
2
|
4
|
5400
|
3.62
|
279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