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布斯咒语:“仇富”抑或“怜富”?(续2)


                             

                            我不是知识分子 知识分子现在有点臭了  

主持人:我特别注意到,你在小说开场的时候就用到了马丁瓦尔泽的一段话,就是讲我不是知识分子,我们知道太多了,知识就成了我们的一种包袱,您觉得如果用知识分子这四个字来描述您,您觉得合适吗?

王刚:肯定不合适,为什么呢?因为知识分子这四个字跟文化大革命开始有点臭了,毛泽东那个时候说知识越多越反动,说知识分子什么的,那个时候不是一个很好的词,文化大革命结束之后,改革开放,科学大会召开,科学的春天来了,知识分子突然变得很香的,以至于到最后人人都开始标榜自己是知识分子,其实我觉得最可怕的事情是中国的作家,这个群体普遍的有一种想标榜知识分子的这样一种愿望或者是倾向,当然也不光是作家的群体,也包括企业家群体,所谓富人。企业家,你说他是商人,他不高兴,你要说他是企业家,他就很高兴,这都是莫名其妙的东西,是商人又怎么了,是企业家又怎么了,你就好好做你的事就行了,难道说商人所承担的责任就一定会比企业家少,这两个词汇非要强行的做出这种区分,这都是很奇怪的,这全是知识分子干的事,因此我觉得,尤其是这个作家喜欢标榜自己是知识分子。

马丁瓦尔泽被德国人称为教父级,仅次于教宗的大知识分子,他的学问可能多了去了,他的作品在德国也非常有影响,可是他说他不是知识分子。他为什么想这么说,依我的理解,就是他想谈文学或者是小说本身的意义,美国记者他们因为《英格力士》英文版有出了,那个美国记者采访我说,我是怎么理解作家,我说作家就是用文字表达自己内心情感的人,一定不是炫耀自己知识的人,一定不是那种炫耀自己的作品本身的技巧的人,如果你炫耀自己作品本身技巧是你独闯的技巧我们也尊重你,可是你炫耀的技巧是别人都用了很多次了,别人用了一百年了,你还在那个地方炫耀,这是说明中国落后,落后就挨打,挨打了之后马丁瓦尔泽就说我们所拥有的知识已经构成了我们的负担,其实我多年来就是这个看法。

我觉得小说一点儿都不是一个神秘的东西,不要把它做各种各样特别复杂的解释,讲了一个故事,表达了情感,写了人物的命运。

主持人:很多网友特别关心,他们特别想知道,您打算在《福布斯咒语》的下部怎么安排冯石的命运?

王刚:冯石到最后个人的命运可能是有某种悲剧性的色彩,而且冯石我觉得,其实我写冯石这个人,我觉得冯石是一个伟大的人,开始的时候我的责编看了以后他就说,冯石有些像是小丑,我说真的吗?这跟我一开始的预想完全不同,我开始的预想,我觉得冯石我就是把他照着一个很伟大的人去写,一个当代英雄,一个我们这个时代摸爬滚打的代表人物,然后就是说冯石像小丑,可是我自己闭了眼睛想一想,想了一些官员,想了一些资本家,想了一些特别出名的艺术家,我想到他们的公众形象,我觉得都像小丑。所以我就很踏实,为什么呢?既然人人都是一个小丑的时代,那么冯石像小丑也是正常的,可是反过来说,小丑也很伟大,德国有一个很了不起的作家写过一部小说叫《小丑之鉴》,他用小丑的口吻表达了对于整个世界的看法,很伟大的。

因此就冯石这样一个形象,他最终他是一种悲剧性的,但是在他的生活的这个过程中,他的生命的成长的过程中有悲剧,也有喜剧,我相信很多读者,有的时候看了他会笑,他会觉得非常好玩,有的地方他可能也会很难受,我觉得说不定有些人,你别看冯石这样一个小丑,我想说不定有的人看到最后的时候他会为冯石和姜青这样的人流泪的。

主持人:比如说他们第一次见吃饭,他就心里一直骂傻逼,傻逼,那个可能是很真实的,很多人看了这部小说之后带给的心灵的撞击可能远远比在电视媒体上看到的富人的形象要生动得多,大家可能会对冯石都做出自己的一种解读。

王刚:对。

主持人:我还注意到您书中还安排了一个比较有争议的一个点,您描写了一段两个男性同性恋之间这样的一种感情,您是怎么来处理这么一个情况?

王刚:其实同性恋好像我觉得已经不太敏感了,为什么这么说呢?其实中国对于同性恋也经历过了那么一个比较漫长的时代,以至于就是前些年好像我觉得,因为我们不是同性恋我们都觉得我们不够时尚,我们挺丢人的,我有一个邻居,我的邻居李银河教授,她谈性,谈同性恋,为同性恋的人争夺他们的权益,我有的时候真是有这种感觉,很多人标榜他们自己是同性恋,或者是最起码他们在中学的某一个阶段他们有同性恋倾向,也有女孩,也有男孩他们是这样,同性恋一点儿都不丢人,同性恋很时尚,代表着我们中华民族的未来,我真是有这种感觉了。但是在这个里边他有同性恋的这样的事情,其实生活里边他真的是有这种原形。

主持人:因为我看很多人,比如说如果是一个写法比较浪漫或者是回忆父辈祖辈那样的小说大家一看是假的,但是因为您这个小说是比较贴近现实的,就是你刚才所谈到的这样一种题材,可能会有网友对号入座,可能会存在这样一种现象,我觉得您写这个可能还是比较敏感的。

王刚:你说的对。

               

               国土被污染哪还有纯文学作家

主持人:王刚老师,关于这本书我们再谈了一个比较老套的话题,但是因为这是最近新闻的一个热点,还是牵扯到您这本书一书两嫁,您要不再给网友们解释一下这个问题。

王刚:其实这本书市面上见到了两个版本,现在媒体上已经说了很多了,我认为它客观上对于炒作这本书可能起到了非常积极的正面的作用,这个时代真是一个笑贫不笑娼的时代,很多演艺界的人或者是很多作家他们不惜拿出了种种方式去炒作自己,这本书你看看它发生了这样的事情,的的确确它对于让这本书走向民间什么的肯定是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讲的话,我觉得上海世纪文景他们功不可没,而且就这些东西的细节去讲,我觉得现在没有意思,报纸上也说得很多,爱怎么说就怎么说,因为我王刚这样一个作家也好,或者是现在算是一个读书人写作者也好,我看《新京报》说,写小说的时候是作家文人,放下笔以后是商人,这个也对,因为作家完成了一部小说,他就要实现他的利益的最大化,当然君子爱财或者是小人爱财都要取之有道,起码有有一个法律的约束,这一点是肯定的,所以外边沸沸扬扬的说什么东西我都不必要再解释了,随他去说,但是有一点,我希望广大的读者能够注意到,透过这种沸沸扬扬的表面炒作之后,其实最终人们会关注到这本书本身,人们最终会去思考这样一些问题。《福布斯咒语》它塑造的这样一个资本家有什么文学本身的意义,他有什么样的社会学方面的认识意义。

他和现在中国当代的资本家在媒体上的种种的表现又有什么差别,中国的穷人和富人究竟是处在一种什么样的关系,中国的社会矛盾究竟应该怎么样去化解,我觉得在中国当代的文学中,为什么缺少像《福布斯咒语》这样的小说,在中国的纯文学作家来说,我经常拿纯文学作家开玩笑,我说我们这个国土喧嚣到了,污染到了连最后的一滴清水都已经被污染了,哪儿还能有什么所谓纯文学的作家,那么我们所谓的纯文学的作家,他们应该怎么样去关注现实,我觉得《福布斯咒语》里边会提出很多很多更有意思的问题去值得大家思考。那种喧嚣的表面上的炒作这些东西,我觉得很快就会过去。你想人们对于这个事情会有多么大的关心呢?人们只要买房子,房价贵,房价究竟是涨还是降,房子的成本为什么会那么高,它是由什么东西构成的,难道说这个东西不是人们的切肤之痛吗?中国的社会怎么样使它更为公平,怎么样抑制腐败,这不是跟每个中国人的切身的利益都紧紧相连吗?中国的富豪阶层他们今后该怎么样塑造自己的形象,难道说这个问题对于中国的广大的资本家阶层难道不是更为重要的一桩事情吗?

一本小说,一些枝枝节节的一些新闻弄的沸沸扬扬,这个东西毫无价值,最终小说里边本身的内容凸显出来以后,我觉得将会真的去激发人们深入思考一些问题。

主持人:时间非常短暂,我们再次感谢王刚老师为我们带来这本《福布斯咒语》以及王老师刚才在节目中所做的关于富人当下的一种形象塑造问题,还有他追求的所谓的信仰和穷人富人之间种种关系的幽默而深刻的解读,谢谢王刚老师。

王刚:谢谢你!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