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记5·12:这里是四川,这里是中国》大型配乐诗歌朗诵会在四川师范大学文理学院激情上演。这是一台久违了的高艺术品质的诗歌朗诵会,从全国各地征集来的上千首诗歌中选出19首,分为《记忆中的伤痛》、《废墟上的脊梁》、《血脉里的大爱》、《蜀地上的鲜花》四个篇章,这些诗歌从地震发生到家园重建、文化重建、精神重建,凸显了一年以来四川人不屈不挠、勇敢乐观的人性之光。
此次诗歌朗诵会由四川省委宣传部、四川省作家协会、四川日报报业集团主办,《星星》诗刊、华西都市报、北京玉宇文化交流中心、中国诗人朗诵艺术团、四川省京邑文化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四川师范大学文理学院承办,旨在以优美的文学艺术寄托哀思、抚慰心灵,激励灾区人民重建家园的信心和决心。
艺术家情真意切,现场高潮迭起
在"天姿国乐"女子民乐团的演奏声中,朗诵会拉开序幕,吉狄马加创作的《献给汶川的挽歌》,由白发苍苍的老艺术家殷之光深情地朗诵,令全场寂静。朱琳一袭黑衣登台,曾出演《西游记》里女儿国国王的朱琳,把一首《我为什么不哭》朗诵得如泣如诉,眼泪数度流下,现场观众被深深感染。著名话剧演员石维坚把《天上的宝石》演绎得温馨暖人,字字句句敲打着观众的心灵。当曹灿朗诵起那首为志愿者而作的《志愿者的遗嘱》时,引起了全场共鸣,优美的嗓音诵出"如果我不能回家了,太阳还在,就让阳光替我为二老尽孝吧。",台下的大学生们轻轻地跟着朗诵起来。演员肖雄朗诵《我想起那片梨花》时,仿佛一个个美丽的生命都活了过来,每个倾听者都久久沉浸在诗歌的暖流之中。
观众含泪倾听,泪水不仅仅是悲情
来自全省近两千名大学生观众到场观看了这场诗歌朗诵会,学生们都表示这场朗诵会非常激动人心,少了悲情,多了信心和力量。地震一周年之际,我们应该铭记和缅怀那些逝去的生命,但我们更需要坚强和乐观,需要精神的重建。这一次的诗歌朗诵就是一次力量的积聚,诗歌的力量正在于它对人们精神的激励和鼓舞。在现场,不少学生一边含泪倾听,一边跟着轻声诵读,每到动情之处全场都爆发出热烈的掌声,现场被浓浓的情感包围着。
来自灾区的传媒系大一学生张瑞雪说,"去年地震时我正是高三的学生,在伤痛中参加的高考,经历了这场大灾难,我相信我们很多90后都成熟了,我觉得我们可以承担很多,可以担负得起重任。"
来自省内的不少诗歌朗诵爱好者刘燕等也参加了朗诵,近两小时的朗诵会,在四个艺术家共同演绎梁平为朗诵会创作的主题诗歌《这里是四川,这里是中国》时,全场掀起高潮,观众齐声喊出"中国加油!四川加油",气氛热烈而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