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弯路》连载二


B

中国农村消灭私有制的方式则是农业合作化运动和人们公社化运动。

农业合作化运动是一个加速运动。1953年10月之前,中共中央有关文件本来只是要求办好互助组,由于受到毛泽东的批评,当年12月16日中共中央便通过《关于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决议》。其重要内容之一是农民土地要归公,实行土地统一经营,同时定下办合作社的数量指标。此后各地层层加码,你追我赶。当时出现了许多宣传口号,诸如:单干就是犯法不入社就是资本主义。高压之下,大办合作社的数字突飞猛进。1955年7月31日毛泽东在《关于农业合作社问题》的报告中,严厉批评当时的中共中央农村工作部部长邓子恢是小脚女人,随后宣布邓子恢所犯错误性质属于右倾的错误,许多持相同观点的高级干部被迫检讨认错,与邓子恢划清界限。入社的农户在几个月之内便由1690万户跃升到7000万户,农业合作化迅速取得了全面胜利。毛泽东欣然谓之:社会主义大为上升,资本主义大为下降。

1953年毛泽东曾提出:要在十年到十五年或者更长一些时间内完成对私有的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后来凭着他享有的极大权力和崇高威望,竟然于三年之内便提前完成了这一计划。由于胜利冲昏头脑,更由于1957年反右派运动堵塞了言路,毛泽东真的相信毛泽东思想是战无不胜的了。他接下来的目标就是要排除一切障碍,提前跨进共产主义社会。

1958年8月21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北戴河会议上说:“社以大为好,人民公社的特点是一曰大、二曰公,主要就是许多社合并为一个大公社。”毛泽东认为,“大概十年左右,可能产品非常丰富,道德非常高尚,我们可以从吃饭、穿衣、住房子上实行共产主义。公共食堂吃饭不要钱,就是共产主义。”“我们将废除私人房屋。”“空想社会主义的一些理想,我们要实行。”据此,8月29日中共中央下达《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提出共产主义在我国的实现,已经不是什么遥远的将来的事情了。我们应该积极地运用人民公社的形式,摸索出一条过渡到共产主义的具体途径。于是全国各地就来了一场史无前例的跑步进入共产主义的竞赛。

例如,当时河南省修武县制定了5年向共产主义过渡的规划,山东省寿张(属聊城地区,1965年撤消建制)县委订出了2年内基本建成一个像样的共产主义的规划,山东莒南县则决定大战二百天,向共产主义过渡。跑得最快的是湖北省当阳县跑马乡,打算用20天实现共产主义。据中共中央1959年3月15日批转湖北省委第一书记王任重的报告讲到:1958年10月中旬,跑马乡的党委书记在这个乡的党代表大会上宣布:11月8日就是本乡共产主义开始之日,可以各取所需。会议开完,党代表们就上街直奔商店,拿空了商店的东西之后,就去拿别人家的东西。你的鸡,我可以抓来吃;这个队种的菜,别的队可以随便跑来挖走。小孩子也不分你的我的了,谁喜欢,就可以抱走。只保留一条:老婆还是自己的,不能随便抱。

跑步进入共产主义竞赛的最突出之点是大刮共产风。正如湖北省沔阳县委的一份报告所说:“共产风”,从1958年下半年以来,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在刮,而且越来越严重。开始,只有县、公社、生产队刮,到后来,省、地两级也刮,社员和社员之间也刮。开始刮大的,如土地、房屋、资金、粮食等,到后来,就像农民所说见钱就要,见物就调,见屋就拆,见粮就挑。一句话,就是消灭私有财产权。

当时新华社关于所有制的报道中,提倡一切社(人民公社)有、全民所有消灭私有制残余交出全部自留地,将私有的房屋、牲畜、林木等生产资料转为全社所有等等。

人民公社办公共养猪场、养鸡场,要农民无代价上交家禽家畜,农民的反抗措施就是连夜杀猪宰羊,放开肚皮吃,哪怕吃得拉肚子也在所不惜。

公社有权将这个生产队的卖粮款抽到那个生产队去,农民的反映是一首打油诗:累了一身汗,卖粮二十万;分文未得到,傻瓜也不干。生产积极性大受挫伤。

公社大办公共食堂,不许农民一家一户自己做饭吃。到1959年底,全国公共食堂已增加到391万多个,有4亿农民在公共食堂吃饭,占人民公社总人数的73%。干不干,都吃饭;干不干,都吃一样的饭。”“工多不喜,工少不急,两餐稀饭,你吃我吃。这种平均主义分配原则实际上是在罚勤奖懒。新华社1959年1月18日的一篇内部报道,对某县人民公社的此类状况作了生动的反映,即三多三少”——吃饭的人多,出勤的人少;装病的人多,吃药的人少;学懒的人多,学勤的人少。

人民公社实行的是政社合一的体制。它既是经济组织,又是政府;它对农民的强制力,既是经济的,又是政治的。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下达的行政命令,比原先政府机关的行政命令,实行起来要利害得多,也方便得多。因为农民吃饭在食堂,吃饭权操纵在干部手上。谁敢违抗命令,干部就可以剥夺他的吃饭权,让他和他全家挨饿,这可是致命的威胁。因此,剥夺私有财产、消灭私有经济的人民公社化运动在全中国虽然很少受到积极抵抗,它却遇到了广泛的消极抵抗——生产效率急剧下降、全国人口大规模非正常死亡。

由于共产风导致吃的是大锅饭,干的是磨洋工,生产力遭受严重破坏,社会财富坐吃山空。从1958年到1959年,两年功夫基本上吃光用光,1959年就开始饿死人了,1960年、1961年人口统计连续出现赤字。究竟总共饿死了多少人?对于这么重大的国情,国家统计部门并没有对全国人民作出负责任的交待,有良心的学者倒是作了很有价值的调查研究。目前比较权威的资料是上海《社会》杂志1993年5月号发表的金辉先生所写的《三年自然灾害备忘录》。这份备忘录的结论是,全国在1960年—1961年的两年中,非正常死亡人数高达4319万!

这四千多万人的悲剧是个什么概念呢?

在广岛、长崎所投原子弹当年杀死的是10万人,我们以消灭私有制为主要特征的共产风的杀伤力比原子弹要大得多,大400多倍啊!

四千多万人死于饥饿,相当于当时两个加拿大的全国人口。

第二次世界大战两个主要战场上的死亡人数是4700万人。其中,中国的抗日战争死亡2000万人,苏联的卫国战争死亡2700万人。也就是说,中国和平时期两三年饿死的人数,是八年抗战死亡人数的两倍,或者相当于当时中苏两国战死人数的总和!

全球有史以来数百次大地震灾难,导致死亡总数也不超过500万人,而我们一次饥荒死亡人数竟超其八倍。1976年唐山大地震死亡24万人,而六十年代初饿死4000多万人,相当于在三年内神州大地每周爆发一次唐山大地震啊!

长期以来,主流媒体总是说,1959年1961年的大饥荒是三年自然灾害造成的。其实早在1962年初中共中央召开的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史称七千人大会)上,刘少奇就明确指出:饥荒的原因是三分天灾,七分人祸。人祸就是共产风、消灭私有制。

据北京《方法》杂志1998年10月号所刊《19591961年气象水文考》一文,对比考察了18951979年的水文气象资料,得出的结论是:与其他任何灾年或是常年比较,19591961三年中华大地风调雨顺,全国旱涝态势相当正常,是百年未遇的好年景。也就是说,连三分天灾都不存在的风调雨顺之年却饿死了中华民族四千多万优秀儿女,面对这惨绝人寰的悲剧,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