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阳到,粽子香


  

                    端阳到,粽子香

                            文/曹世中

 

    “五月初五过端阳,龙船下河喜洋洋。”

    每当忆起这诗句,就会想起儿时,对于端午节的企盼。

    留下这记忆时还很小,也就是上小学二三年级的时候吧。那时,父亲在化工部长寿化工厂工作,工厂就在长江边上。这个工厂是苏联老大哥援建的,引进的是苏联二三十年代的装置和工艺,后来成为国内三大氯丁化工厂之一(另两家,一个在山东青岛,一个在山西大同)。

    父亲在这个厂任三、四车间党总支书记兼车间主任,这两个车间,是这类化工厂中最危险的地方。在我的记忆中,长寿化工厂发生过一次爆炸事故,燃烧的浓烟,升在空中老高老高不散,连重庆市的消防车都赶来了,但还是用了很长时间,才把起火现场控制住。这样的事故每发生一次,都会有人遇难。还有一次是在大同,当时我在市内上中学,上课时忽听一声巨响,如同炸弹爆炸,把离工厂十多里的教室里的玻璃都震碎了。下课后跑出去一看,北面的天空冒着粗黑的浓烟。心想一定是414出事故了(这个工厂归解放军总后勤部管辖,部队所用橡胶制品的原料,都是这个工厂生产的,建设期代号“414”,建成后改为3528,“3528”是这个工厂的番号)。

    那时,母亲因身体不适应潮湿的重庆,经常闹病,父亲在支援这个厂试车成功后,留在了那里。我们全家也从湿润的长江边,搬到了曾经的北魏都城——大同,一个冬季风烈雪厚的地方。

    父亲在我国有机化工行业是个实干专家,最早时曾在日本人的化学研究所里做学徒,后来在唐敖庆任所长的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工作。从我国第一次工业化时代开始,几乎国内每一个大型化工装置的建设和试车,他都带队参与过:锦西化工厂、兰州化工厂(今天的兰化总公司)、长寿化工厂、解放军3528工厂、青岛化工厂、岳阳石化、辽阳石化、燕山石化、金山石化(今天的上海石化)……

 

    还是回到长江边,说说长江与粽子的故事吧。

    在长寿,从我的家往下走几十米,就是龙溪河。龙溪河,可能大家都没听说过,在新版中国地图上,恐怕已经没有这条河了(2000年春节携家人故地寻踪,这条往日水势涛涛的大河,已经干涸得只留下河床)。

    龙溪河是长江上一条不大的支流,汇入长江的地方,有一个小镇叫河街(重庆方言念“活该”),我的小学离河街不远。龙溪河虽然不出名,但龙溪河上的狮子滩水电站,却是大名鼎鼎。这座水电站于1954年动工,是新中国成立后,自己建立的第一座大型梯级水力发电站,朱德、周恩来、刘少奇都到那里视察过,至今仍在使用。

    儿时是清贫的。父亲有他的事业,工作是他一生中最大的乐趣,尽管他每天都工作的一个危险的环境中。他不善酒,但我记得,在送苏联专家回国的宴会后,他却醉了个一塌糊涂。这个基因,毫不含糊地遗传给了我,使今天的我,一有逃不脱的酒事,十有八醉。

    儿时生活虽然清贫,却很有乐趣:

    比如说,每年桔子熟了之后,可以不用花钱,就能随意地放开肚子大吃特吃。那种吃相,花钱买肯定吃不起,当然也不是偷的(虽然俺在龙溪河学会游泳后,经常游过几百米宽的河,到对岸老乡家的地里去偷吃黄瓜、西红柿,等等)。

    能吃到不用花钱买的桔子,是因那时交通不方便。当时,重庆的货物出川,基本上是走长江水道,因运力有限,桔子在采摘期堆积码头,一堆一堆地烂掉。为了减少损失,就组织我们小学的学生们到码头去免费吃,但也不是白吃,桔子瓣可以吃进肚里,桔子皮、桔子籽要分别细心留下,皮儿留着做药材,籽儿则还给农民。

    每次去吃桔子,都要把肚皮吃到再也放不进东西,俺才会住嘴。看看同学们,哈哈,跟俺基本是一致行动。

 

    打住。再次回到长江边,说说长江与粽子的故事。

    在那样的清贫时代,能吃上几个粽子,是件很奢移的事。但长江边上的人很讲究、也很大器,在五月五日端阳节这天,会在波浪汹涌的长江上举行划龙舟竞赛,会把整船的粽子倒进涛涛江水里,让人看着就馋。后来从书本上知道了,这个仪式是在纪念历史上的一个大诗人,为了不让鱼儿们伤了他的身体,年年都要把一船船粽子送进江里。这个诗人是屈原,一个爱国者,一个痴情于故土的人。

    祭神的供品,肯定吃不到。但妈妈的粽子,每年都能美美地吃一顿。

    妈妈一生勤俭,把我们兄妹五人抚养成人,不知吃了多少苦。现在,仍能很清晰地忆起,端阳节前的夜里,妈妈会在灯下包粽子。妈妈的手很巧,做什么都好看,做饭也好吃,尽管天天吃她做的饭,却从来没吃腻过。

    妈妈把散着竹香的粽叶,弯出一个三角,再把糯米、红枣、红豆馅依次放进去,再把竹叶弯几下,一个粽子就包好了,再用细绳系好,放进一个大锅里,一直要包满满一大锅。否则,不够我们吃啊!

    第二天,当我们睡醒时,一定能闻到满屋的粽子香气。

    这令人思恋的粽子,今生已经再也吃不上了……

 

    五月初五,一个中国人不会忘记的日子。当然,我也忘不了,也不能忘。这一天,是我来到这个世界的日子。虽然多年来,一直记不住自己的生日,但这个日子一生也忘不了。

    想想,其实还是很开心:五月初五,有多少人记得这个日子啊!

    在这样的日子里,我不应该不开心。

    端午到,粽子香。子思在,娘亲长……

 

祝天下的父母亲,端阳快乐!

祝所有的朋友们,节日快乐!

 

    2009-5-28(农历五月初五) 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