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中国毛时代的世界大势——驳黎阳《如何看待毛泽东时代》之一


中国毛时代的世界大势

——驳黎阳《如何看待毛泽东时代》之一

岩石

 

历史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孙中山

 

前言】:崇毛派的文章,一向都给人两个“千篇一律”的感觉—— 一是蛮横霸道地空洞论定,一是泼妇骂街脏话连篇。前日读黎阳先生的《如何看待毛泽东时代》,特别是前一部分,顿时刮目相看。作者学有所长能言善辩,而且善于思考颇有创意。若与被吹捧为崇毛派精神导师的张宏良相比,实在有云泥之别。我尊重每一个人的人格,但耻于跟野蛮粗鄙的人交往;我热爱文化不高的下层民众,但耻于跟不学无术的伪学者论辩——像张宏良那样满嘴污言秽语胡扯八道,哪有一点现代文明人的气息?

由于崇毛派打着毛泽东主义的旗号猖狂攻击“改革开放”是“走卖国主义路线”,因此,作为拥护改革开放事业的一个普通知识分子(因是国营企业退休员工,也算是工人队伍中的一员),我奋起反击,正在“价值中国”、“博客中国”两个网站上,与他们展开“究竟谁卖国?”的辩论(笔名仍是“岩石”,可搜索“岩石臧巍巍”)。对于阻碍改革开放的这块最大的绊脚石,我主张:分成一个一个的大问题,集中进行辩论。因此,凡与主题无关者,暂时概不理会。但是为了表达对黎阳先生的尊重,特抽出一部分时间,与之进行初步的探讨。

 

不久前,一位黎阳先生在乌有之乡网站发了一篇长文《如何看待毛泽东时代》,全面肯定毛泽东,借以否定“改革开放”,同时激烈攻击当代中共中央,例如将科学发展观诬蔑为“可持续剥削”——谁都不曾否认,中国现在存在许多问题,许多严重的问题,但哪一个重大问题不是植根于毛泽东确立的“权力高度集中”的制度上?——笔者与自称铁杆毛派的黎先生针锋相对,是一个铁杆改革派。因此,不能不与之辩论一番——范围仅限于黎文前面的一部分。其它问题在以后的各个专题中再一一予以理论。

黎阳先生将评论毛泽东置于特定的历史背景之下。这一点我们观点相同。只有展开当时的时代大势,才能客观科学地认识毛泽东及其时代。

黎阳先生将毛泽东所处的时代概括为“准战争时代”,当否?

我认为,认识任何事物,都必须全面地审视分析。否则,只能得出虚假骗人的结论。比如蝮蛇。如果只展示皮肤,谁都会感到可爱,甚至想亲近亲近抚摸抚摸。这叫做部分真实。什麽叫全部真实呢?就是整体展示——还要让人们看到蝮蛇狰狞的脑壳凶狠的眼睛尖利的牙齿瘆人的蛇信,以及飞快的爬行速度和突然的窜起攻击,特别是捕获物痛苦的挣扎。当看到全部真实以后,试问:有几个人不惊恐万状?有几个人还想再去亲近亲近抚摸抚摸?

宏观而论,当时世界最显著的特征是——

(一)、科技革命日新月异

人类社会的基础是经济,推动社会发展的原动力并非阶级斗争,而是生产力——愈是阶级斗争缓和之时,生产力发展反倒愈快。从近代开始,科学技术更显示了它推动历史前进的巨大能量。因此,邓小平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实在是真知灼见。

第一次科技革命,发轫于18世纪中期英国的纺织业。1733年发明了飞梭,1765年发明了珍妮纺纱机,1769年发明了水力纺纱机,1779年发明了“缪尔”纺纱机,1785年发明了水力织布机。纺织机械革命带动了动力机械革命,1769年,英国机械师瓦特发明了蒸汽机,而后出现了汽船和火车机车。从而,人类开始进入了工业时代。

19世纪,科学技术展示了它无穷的威力。电磁感应、电磁波的发现,道尔顿分子结构理论、门捷列夫元素周期表的诞生,内燃机、柴油机的发明,带动人类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新时期——人们称之为:第二次科技革命。

这次科技革命,科学理论方面最重大的突破是20世纪前半期,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普朗克的“量子理论”和卢瑟福、波尔“原子物理学”的创建。技术方面的巨变,表现在大量家用电器的发明:1907年吸尘器,1910年电冰箱、洗衣机,1920年收音机,1929年电视,1930年空调。特别,汽车、飞机的出现是最重要的标志。

第二次科技革命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的生活质量,也极大地促进了经济飞跃——世界工业总产量增长了20倍。

接踵而至的是更辉煌更壮观的第三次科技革命。

科学理论方面——1944年法国科学家艾弗里、奥地利科学家薛定谔奠定了分子生物学的基础。20世纪5070年代分子生物学发展成为一个系统的学科。在此基础上,诞生了遗传工程。为世界展现了一片新天地。它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医学等许多方面,给人类创造出巨大的福利。与此同时,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相继问世,并迅速渗透到各个学科领域,带领人类社会各行各业发生了令人眼花潦乱的千变万化。

技术方面——最惊人的成就是原子能的利用。194212月美国芝加哥建成世界上第一座核反应堆,1945716日成功地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19498月苏联的原子弹相继问世。1952年,美又研制出威力更强的氢弹,苏联紧随其后,1953年也造出氢弹。英法很快相继试验氢弹成功(中国1964年爆炸原子弹,1968618日爆炸氢弹)。同时,苏联1954年建成第一座核电站(奥布宁斯克),揭开了人类和平利用原子能的序幕。

这期间,同样伟大的成就是电子计算机的诞生。1942年美国科学家莫奇勒博士写下了著名的发明备忘录《高速电子管计算装置的使用》。1946215日,莫奇勒所在的莫尔学院研制的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简称ENIAC)投入运营。ENIAC装了18800个电子管,体积达3000立方英尺,两层楼高,重30吨,占地170平方米,运算速度为5000/秒,耗资1000万美元。

电子计算机具有运算高速、精确、量大等优点和记忆、判断、推理等功能,许多方面具有人脑的效力,而其数理逻辑能力远远超过了人脑。它问世以后便以一日千里的速度迅猛发展。短短几十年经历了电子管阶段(19461954年)、晶体管阶段(19551964年)、中小规模集成电路阶段(19651970年),而后进入大规模集成电路和微型机阶段。1976年计算速度已达2. 5亿/秒。现在已经广泛应用于社会生活的几乎所有方面。

另一项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成就就是航天技术的开创。1942年德国著名火箭科学家冯·布劳恩领导研制成功V2液体火箭。最大速度为7500/秒,射程320公里,飞行高度80公里。1957104日,苏联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重83.6公斤)。同年113日发射第二颗载狗的人造卫星“伴侣二号”。1958131日美国发射人造卫星“探险者一号”,1960810日发射“发现家8号”卫星,3天后成功回收。1961412日,苏联宇航员加加林乘“东方一号”卫星遨游太空。1962610日美国发射载人卫星“水星6号”。从1961年起美国耗资300亿美元,组织120所大学、2万家公司、近40万人参加实施“阿波罗登月计划”。1969716日,36层楼高的“土星5号”火箭将“阿波罗11号”宇宙飞船送入太空,宇航员阿姆斯特朗、奥尔德林和阿拉斯于720161743秒,安全降落于月球的“宁静之海”,724日,平安返回地球。

上述种种,都是人类史上破天荒的伟大事件。

这一时期,微电子技术、新材料技术、现代生物技术、激光技术……陆陆续续发明,也一次又一次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惊喜!

万年梦想变现实!——地球进入了日新月异的高速发展时期!进入了科技文明时代!

(二)、全球经济突飞猛进

第三次科技革命,犹如强劲的春风,催动世界经济出现了史无前例的繁荣景象。例如,1970年人工合成塑料问世,1939年世界塑料产量为20万吨,1956年为150万吨,1960年升至640万吨,1970年超过3000万吨,1980年突破1亿吨。又如1911年人工合成橡胶出现,1970年世界合成橡胶产量已达600万吨,而天然橡胶却只有300万吨。再如,世界技术贸易,1964年总额为27亿美元,1974年达到110亿美元,年均增长率高达15%

这个时期,资本主义国家昂首奋进——按照客观规律,经济发展到一定规模以后,随着基数增大,加上庞大的社会福利事业开支,发展速度自然趋缓。可是,当时这些国家却一反常态,显示了迅猛升腾的势头!19481973年,美国工业年均增长4.7%,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分别为9.1%6.1%3.2%7.9%

喜人的是,此时世界不是一枝独秀,而是万芳争艳。各种类型的国家均蓬勃而起,地球变成了百舸竞渡,万马奔腾的比赛盛会!——请看:19521976年世界经济总产值(GDP)的增长情况(%

 

 

 

 

 

 

 

 

 

 

资本主义

发达国家

东欧

社会主义国家

南欧

次发达国家

拉丁美洲

亚洲

非洲

世界

平均

中国

19571962

26.2

26.2

25.9

25

17.3

20.2

21.4

9.3

19571968

62.9

68.6

94.2

66.8

73.6

58.8

65.4

24.2

19521976

175.1

194.5

297.7

245.7

268.5

180.5

190.4

162.0

国家

(地区)

巴基

斯坦

南斯

拉夫

科特

迪瓦

西

西

西

19571962

33.6

51.2

58

23.9

12

38.2

22.3

59.4

32.3

26.4

48.8

34.4

46.1

27.5

28.3

19571968

77.4

152.9

213.8

102.3

52

119.9

74.8

183.7

80.3

70.4

100.1

127.6

86.9

94.6

107.8

19521976

230.8

684.9

1644

604.1

226.8

362.6

212.3

549.2

327.2

199.5

265.5

333.9

402.9

332.3

321.3

在令人眼花缭乱的激烈竞争中,最吸引世人眼球的是世界的东方——二战后极端贫穷的东亚四等小国(当时国际舆论出现过这样的评论)——日本一鸣惊人,成了全球第二强国;东南亚的台湾、香港、新加坡和东亚的韩国——4只原本毫不起眼的丑小鸭摇身一变,成了举世惊叹的4条小飞龙。

全球经济呈现两大主要特点:1、人类社会由农业经济——工业经济进入到知识经济阶段,推动生产力发展的主要动力由资本和体力劳动转变为知识技术;2、打破各国经济壁垒,趋于全球大交流大循环大竞争。

各国经济学家一致共认,19491973年是千载难逢的黄金时期。这25年,人类创造的财富远远超过了此前几千年的总和!

世界经济总量(GDP)的发展情况:(1990年百万盖—凯美元)

19501973年,6个国家就业者每人占用的机器设备和非居住用建筑的变化(1990年国际美元)

1820

1870

1900

1913

1929

1950

1973

694772

1127876

1976876

2726065

3696156

5372330

16064474

19501973年世界地区人均GDP的变化:(1990年盖—凯美元)

 

美国

法国

德国

荷兰

英国

日本

机器与设备

1950

15150

2325

3948

3878

4699

3234

1973

26259

15778

18513

20394

13893

13287

非居住用建筑

1950

42673

15795

14364

25686

7556

4518

1973

59461

33037

39697

45393

21464

26402

 

 

北美西欧

南欧

东欧

拉美

亚洲和大洋洲

非洲

全球平均

1950

5126

2021

2631

2487

765

830

2138

1973

12289

6015

5745

4387

1801

1311

4123

增长%

139.7%

197.6%

118.4%

76.4%

135.4%

58%

92.8%

伴随着经济的大发展大飞跃,这个时期,人类的生活质量发生了质的变化,大多数国家的人民由追求温饱转变为追求享受。如:

1975年,美国每万人中拥有汽车5000辆,法国为2900辆,联邦德国2890辆,英国2550辆。特别是二战后极端贫穷的日本,这一年,彩电和电冰箱的普及率分别达到了92.6%98.8%

公民的消费结构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例如,日本人二战后,消费的90%多都用于饮食,此后消费重头逐渐转为服装、家电和轿车等,而后又由物质性消费转为非物质性消费——文化体育旅游等。从1963年至1981年,全国物质性消费增长了56.4%,而非物质性消费增长了80.6%19651981年非物质性消费在总消费中的比重由31.7%上升到了41.1%.

大发展、大提高,史无前例的经济文明——20世纪5070年代这个时段在历史上留下了永久的灿烂辉煌!

注:以上各表数据均引自《世界经济200年回顾》,作者:世界著名经济学家、经济史学家,“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发展中心高级研究员安格斯麦迪森教授。

(三)、人类社会政治开始进入文明的春天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空前的科技、经济文明,必然引领人类社会政治出现空前的大飞跃——这是现代文明不可或缺极其重要的一个方面。

德意日法西斯的疯狂侵略、二次大战的惨烈浩劫,也惊醒了全人类。

由是,二战结束,世界政治史便陆续涌现出一系列前所未有的令人欢欣鼓舞的奇迹——

第一个面向各国、护卫世界秩序的国际组织——联合国成立;

第一个严厉禁止侵略掠夺的国际大法——《联合国宪章》隆重问世;

第一次申明人权是全人类最高价值观的《世界人权宣言》庄严颁布;

第一次实施大规模国际救援行动的美国马歇尔计划亮丽出台;

第一个惩治战争罪犯的国际法院建立;

第一个援助困难和贫穷国家的世界银行和货币基金组织建立;

……

在此基础之上,世界维护人权运动日益高涨,反殖民运动风起云涌,和平运动声势浩大,不结盟运动蓬勃兴起,慈善事业蒸蒸日上!

在此基础之上,殖民体系土崩瓦解,种族歧视趋于消亡!

在此基础之上,贫弱群体开始得到社会关爱,各种福利制度日渐完善!

在此基础之上,社会结构发生巨变——昔日的穷人大量脱贫致富,中产阶层渐强渐大,在许多国家变成了社会中坚!

在此基础之上,国家政治发生巨变——在许多国家里,几千年的“官管民”变成了“民管官”——权力晒在阳光之下,受到方方面面日益严厉的监督!

在此基础之上,真正的民主——全民主权开始变为现实!“人民最高!人民最大!” 开始变为真真切切的客观存在!——全民主权,既是约翰·洛克的首倡,也是马克思主义的宗旨。

在此基础之上,民主化浪潮汹涌澎湃!摧枯拉朽!所向披靡!

早春,大地变暖。然而,即将逝去的严寒每每袭来——早春,也是温暖与严寒殊死搏击的阶段。然而,逐渐变暖毕竟是气候变化的主流,寒潮只是一股逆流,温暖必然战胜严寒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

同样,民主兴起之日,必是专制衰亡之时。

但是,拥有种种特权的专制势力岂肯心甘情愿交出特权变成庶民?于是,乔装打扮在所难免,负隅顽抗在所难免,疯狂反扑在所难免。

1956年苏共20大对斯大林超法西斯罪行的揭露,终于使世人看清了:伪平等公正的真面目!伪社会主义的真面目!伪民主的真面目!

因此,世人也认清了,斯大林为什么要发起冷战——许多学者指出,冷战由丘吉尔或是由杜鲁门引发。其实都是误导——19454月斯大林宴请铁托时说:“这次战争与过去不同;无论谁占领了土地,也就在那里强加他自己的社会制度。不可能有别的情况。”194629日斯大林在莫斯科选民大会发表公开演讲宣称: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是互不相容的,另一场战争不可避免。他预测这将在20世纪50年代爆发,那时美国将会处在另一场经济萧条的深渊中。为此他命令消费品的生产必须让位于改进军队装备——这才是冷战的真正开端。 他的这个演讲震惊全世界,被称为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宣战书!接着他对莫洛托夫说:“第一次世界大战把一个国家从资本主义的奴役之下解放了出来,第二次世界大战建立了社会主义体系,而第三次世界大战会永远地消灭帝国主义。”“我们要发动第三次世界大战,并结束它。”而后,才有了194635日丘吉尔针对斯大林演讲发表的著名铁幕演说;才有了 19473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显然,冷战是伪社会主义发起的一股逆流——“和平与发展”时代主流(邓小平提出的至理名言)中的一股逆流。这是病入膏肓的专制势力的回光返照,垂死挣扎。

为什么说,冷战是 “和平与发展”时代主流中的一股逆流呢?因为伪社会主义始终遏制不住浩浩荡荡的民主洪流,因为它始终处于下风(不是东风压倒西风,适得其反,是西风压倒东风),因为它最终分崩离析,走进了它为自己掘好的坟墓。

所以,黎阳先生所作的“准战争时代”的论断,只能算是局部真实,而绝非整体真实。所以,“准战争时代”之说终究只不过是利用局部真实蛊惑人心的“真实的谎言”而已。

我很佩服,“准战争时代”这个谬说的设计的确精妙绝伦。似乎,只要认定毛泽东所处的是个“准战争时代”,崇毛派所面对的一切难题都可迎刃而解似的——“一边倒”是对的, “抗美援朝”是对的,“反胡风”是对的,“三大社会主义改造”是对的,“反右派”是对的,“大跃进”是对的,“人民公社”是对的,“输出革命”是对的,“大饥荒之时不开仓赈济”是对的,“不顾人民疾苦,不让进口粮食”是对的,“不管农民死活,大量出口粮食援外”是对的,“批彭德怀”是对的,“社教运动”是对的,“文化大革命”是对的,“以阶级斗争为纲”也是对的……毛泽东的一切决策都是对的——只可惜,所有这一切都建立在一个自欺欺人的谎言的基础之上。所以,黎阳先生对毛泽东及其时代的一切评价都只能是欺人之谈。

尽管巧舌如簧,但终究难以自圆其说。为什么呢?因为事实毕竟是事实,事实胜于雄辩。

不服气吗?那么再请问: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历史新时期,有几个国家疯狂迫害知识分子?在世界史的黄金时期,有几个国家的经济发展速度比中国还慢?有几个国家饿死了几千万人?在地球空前安稳(相对而言)的和平时期,有几个国家的人民终年终日处于战争阴云的笼罩之下时时刻刻提心吊胆?在民主化浪潮奔突激荡的文明现代, 有几个国家始终是一人独裁?有几个国家主政者的财富与平民相比达到了几百万倍乃至几千万倍的差距?在人权至上的文明现代,有几个国家不让人民随便说话不给人民自由?有几个国家以阶级斗争为纲,没完没了地开展群众运动反反复复整人害人?有几个国家无休无止地行恶政苛政暴政,造成了几百万起冤假错案使上千万个家庭妻离子散家破人亡?

像这样一个时代,难道还想让人们歌颂吗?难道不应该改革吗?难道能让它起死回生重新疯狂吗?

 

先生,还想像毛泽东时代那样忽悠人民吗?请做梦吧!—— 一场长醉不醒的梦可以使你梦中的人们,永远做牛做马不言不语永远逆来顺受任杀任刮永远顶礼膜拜山呼万岁——可是,你们的美梦能成真吗?

 

臧巍巍2009.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