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当中国政法大学污染受害者法律帮助中心志愿者、副教授杨素娟从最高人民法院拿到关于“蝌蚪案”的终审判决书后,一时间,她都不敢相信,这个历经15年时光的官司终于胜诉了。作为“蝌蚪案”诉讼代表、年过七旬的俞明达在听到这个消息后更是激动不已,他把案件的胜诉看成是国家法治和环境法律援助的胜利。
小小“蝌蚪案”,历经15年,历经两级检察院抗诉四级法院审理,终于有了结果,终于受害者胜诉了。看过报道,笔者为受害者高兴的同时,心情怎么也好不起来。小小“蝌蚪案”, 历经15年,历经抗诉败诉再抗诉再败诉再抗诉直至最高法院终审,才得以了结,才得以胜诉,这期间浪费了多少人力、财力,这期间浪费了多少司法成本?
污染案的胜诉,彰显了环境的重要性、彰显了法律帮助的力量、彰显了科学发展观的落实,打破了地方保护主义,现实教育意义深刻。
近年来,我国特别重视保护弱势群体,从信访通道的开通,从举证责任倒置……直到法律帮助中心的建立等等,就可窥见一斑。
小小“蝌蚪案”兹体事小,可是由最高法院终审,又可见其兹体事大。治理污染、保护弱势群体,都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