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人的历史评传 刘邦与韩信》一书的写作主旨


 

这本书通过讲述一个大家熟知的故事,重点在探讨职场、理想、操守、性格、能力和命运的关系。阅读对象为具有一定生活及职场阅历的白领阶层,特别是对于正在打拼阶段的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杀人的历史评传——刘邦与韩信》在浩如烟海的网络中一路杀出来,独树一帜,可以说具有一定的读者群体和相对粘合度的支持者。这本书在写作之初,就没有单纯翻译和复述历史,没有简单罗列故事情节,而是注重通过讲述故事来挖掘背后的道理。该书将历史故事、人物命运、管理思想和职场谋略融为一体。职场如战场,杀伐决断,攻守战取,动静相宜,都需要权衡审度。理想与现实,总有说不清道不明的差异,总有或悲或喜的结局,总有预定和意外的干扰。历史与眼下,像雾像雨又像风,既近在咫尺,又似相隔天涯,已经发生和将要发生的何其相似,令人兴奋或无奈。环境与人,适者生存未必是铁律,但的确残酷,多少雄杰在追求精神自由的同时,躯体却一再遭受困顿。韩信、项羽、刘邦、张良、萧何等等演绎了千古余音和耐人寻味的故事,最后结局各不相同,各有悲欢。

领导未必比下属聪明,特别是小聪明。下属未必畏惧领导,特别是非原则性问题。只是对事物的理解与理念不同,采取的态度也不同。避免冲突,可能是多数下属考虑对策的首选因素。现代职场中,不死蛮荒时代,人命如草芥。现在,人权相比历史有了极大进步,人的智慧也在相对平等的平台上展示。可是,落差永远存在。如果组织保持高效运转,事业保持向上空间,组织的领导要从刘邦身上汲取急功近利的教训,下属也要从韩信身上看到单向思维的弱点。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谋略,只要有层级的地方就有权术,关键是如何运用。不要伤人害己,更不要损害组织的整体协同效力。

本书核心提示,且看你如何冷眼看待与热情取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