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涌视评:美不胜收的上海电视节


    每年的六月,上海都有两项大型的文艺活动,这就是戏迷们翘首以盼的上海电视节和上海国际电影节。我这个在露天电影场的人海中泡大的铁杆影迷,和这三十年里从不错过精彩的电视剧和电视片的铁杆视迷,自然不会错过这难得的“双电节”的盛事了。前天晚上,第十五届上海电视节的开幕式暨开幕盛典,在富丽堂皇的上海大剧院隆重举行了。这台只有一个小时的晚会,却有多个节目给我留下了及其深刻的印象。
    我最喜欢的开幕式演出节目,是由来自于南非的女歌手维奇·辛普森演唱的两首歌曲:一首是英文歌曲《I WILL ALAWAYS LOVE YOU》;另一首是中国歌曲《天路》。她那高亢中透着温婉,亮丽中闪着柔和的歌声,深深地打动了我。还有一组名为“岁月如歌”的歌曲联唱,让我感到了太多中国电视的发展,让我想到了岁月的流逝,岁月的变换、岁月的沉淀和岁月的经典。这就是把在我们国家曾经产生了巨大影响的,由四大名著改编的电视连续剧插曲串起来的联唱了。
    今年的电视节就这样开场了!接下来,我在昨天下午和今天下午,各看了一部得到今年上海电视节“最佳亚洲纪录片提名”的电视片:以色列的《尼古拉的回归》和伊朗的《索博尔》。两部片子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一部讲的是欧洲罗马尼亚一个男人的故事,一部讲的是亚洲伊朗一个女人的故事;一个故事说男建筑工人带领全家,峰回路转地终于回到了他祖先曾经诞生的那个国度,一个故事说离异的女牙医,为了“为自己活着”的理想信念,坚持不懈地努力着;他们都是普通民众,也都想让自己生活得更好一些,物质上更富有、更轻松一些,或是精神上更自由、更潇洒一些。
    罗马尼亚人尼古拉,在一家以色列劳务中介公司的安排下,到以色列的建筑工地去打工。由于不堪忍受中介公司的盘剥,干了两年之后,他悄悄地离开了中介公司,成了黑打工,而遭遣返回国。然而,尼古拉以后的生活,却由于他特有的犹太血统,而出现了戏剧性的变化。尼古拉的外祖母是犹太人,按照以色列国的母系传承认识,尼古拉的母亲和他也都是犹太人。由于在二战中,纳粹在甄别犹太人的时候,是从父系血缘的角度来定性犹太人的,因此,现在的以色列移民法兼顾了父系和母系血缘对犹太人身份的传递。这样,尼古拉就有资格移民以色列了。他被遣返回国后,凭借他的犹太血统,带着他的妻子和一双儿子,全家四口移民到了在他看来更富有也更有事业前景的以色列。很快,他就开起了一家装潢公司;并贷款买了辆私家车。原来的黑打工,转眼之间,就成了事业有成的小老板了。
    这部片子尤其引起我注意的,是以色列人的自豪感。他们在夸奖一个外国人的时候,最常用的一句话是:“你有像我们犹太人一样的头脑”。我们在夸本国人的时候经常会说:“你长得很像外国人”;而当我们夸奖外国人的时候,我们会不会说:“你真像中国人”呢?一个国家如果想得到全世界普遍的尊敬和尊重,方面可能很多,但有一点很重要,那就是国民要有自尊和自信;如果什么都觉得是人家的好,也就很难做出让人家羡慕的成绩来了。
    比起尼古拉的戏剧人生来,伊朗姑娘索博尔给我的感觉更多的是无奈和困惑,这是我在今天下午刚刚看了伊朗影片《索博尔》之后的感觉。索博尔是一个非常有思想,也非常有理想的姑娘。她曾在父母的安排下,和一个来自于美国的男子,草草地结了婚;之后,这段婚姻带给她的是无所谓爱情也无所谓伤情的平平淡淡的感觉。也正是由于这样的一段经历,她不再相信人世间的爱情;在牙医工作之余,她把很多精力放在了在这个国家里很少有女性参加的汽车拉力赛的活动中。这个国家目前还很保守,对女子的限制很多很多。索博尔由于参加了朋友的聚会并喝了酒而坐牢;她这个女性参加汽车拉力赛的资格也难以得到当局的确认。而她并不觉得她应该像其他的伊朗女子那样结婚生子,把全部精力都放在丈夫和孩子身上;她也不觉得女子就意味着没有个性,没有自己的生活。她和她母亲很不一样,她敢于为自己活着,敢于活得真实,说自己想说的话,做自己想做的事。
    我特别记得索博尔给我们讲的两个故事。一个故事说的是,在一家宾馆里,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碰上了,那男人对那女人说:“我可以请你喝杯咖啡吗?”那女人回答说:“咖啡我就不喝了,你跟我到我房间里去吧!”索博尔在讲这个故事的时候哈哈大笑,她母亲却恼怒地怪她这个女儿太粗俗了。我们明白了:任何国家都一样,男人想要的东西女人也想要;男人小心翼翼地试探着说出来的话,女人可能会更直接了当地说出来。这个故事可能在哪个国家都不会是真的;但是,这个故事中男人和女人的想法可能在哪个国家都是真的。
    索博尔特别喜欢讲男人和女人的故事,她还给我们讲了一个故事,有人问神灵:“你为什么要先造男人再造女人呢?”神灵回答说:“这就像你们写文章一样,要先有纸张才能写”。索博尔也说了:“我对神灵充满了敬畏,我不会违抗他们的旨意的,我深信神灵与我们同在”。这个故事和这段话,让我明白了索博尔的矛盾和困惑:既然神都认为人间男女,男人为本女人为末,男人为主女人为次,她还能设想女人和男人完全一样地立世处事吗?和男人一样地玩赛车,她不过是追求形似而已;内心里,她无法摆脱那个社会特有的女性自卑。正是基于这种矛盾认识,索博尔不得不接受这样的现实:女人在家里和家外,是很难做到完全一样的。为了表明这一点,片子的结尾,索博尔和她那盛装打扮的母亲,在家里尽情地跳起了他们的民族舞;而在外面,她只能用头巾包裹着自己的头和脸,她相信,人的真实面目直到死才能让别人看清楚。
    这个世界有太多的历史、太多的习俗、太多的宗教和太多的信仰,也就有太多的观念、太多的意识、太多的生活方式和太多的行为规范,这构成了我们这个星球上,各个国家、各个民族所表现出来的绚丽多姿、千奇百怪和风情万种。上海电视节的片子,我已经关注了很多年了。通过这扇窗户,我最想了解的是和我们同时代的国家里的普通人过着什么样的日子,他们在想什么,在做什么。虽说不同的国家里有不同的法律制度,有不同的社会现实,有不同的风土民情,但是,看到这些我们陌生又熟悉的生活后,我会有一个很深刻也很简单的印象:在这个世界上,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其实非常小;大家想的,大家要的,大家做的,其实有很多都是一样的,这就是人类所共有的地方,也就是我们经常说到的“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