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念——人类走向理想家园的钥匙


本部分主要论述由前一部分公理引申出来的推论。在论述之前笔者认为有些话需先跟读者说一下。其一:推论数量非常多,笔者不可能一一论述,只能在这里论述自认为非常重要的、困惑世人的推论,如果读者真的读懂了本篇论文,完全可以自己尝试着去推理,一定会其乐无穷的。其二:由于本人原创的秩序论具有颠覆性,可以这样说,社会学科的许多理论需要重新写。就像有些人说最新的经济学和管理科学都已经利用博弈论的理论和工具重写过了,而本人认为我的“秩序论”出来后,“博弈论”基本就“无用”了,虽然我认为“博弈论”与我的“秩序论”最为接近,后面我会点评一下“博弈论”,告诉你为什么,这里就不多说。

推论一:观念的重要性。

在笔者的“秩序论”中,观念是几个最重要的概念之一。

笔者的记忆中有两个著名的人物提到过“观念”。一个是米塞斯——哈耶克的老师,他认为:1. 文明开化的人类是将被摧毁,还是可以避免这场大灾难,是一个命中注定在未来几十年将行动起来的人们应该关注的问题,因为决定这一命运的正是他们的行动背后的观念。 2. 只有观念能够打败观念,只有资本主义和自由主义的观念,能够打败社会主义的观念3. 观念创造和改变历史。4.认识到观念的重要性。另一个是史蒂芬-柯维博士,他在《成功人士的七个好习惯》里提到,观念就象你脑中的地图,指导着你行动。明显,米塞斯对观念的认识要比柯维要深刻得多。

也许读者没有看过两位的书,笔者略举一例帮助你认识一下。

我和老婆去逛街,中午了需要找个地方吃饭。老婆主张去吃肯德基,又快又味道好,而笔者呢认为肯德基当零食吃吃可以,当正餐可不行,因此主张去吃湘菜。你看冲突来了吧,背后的“魔鬼”就是观念。

米塞斯和柯维都认识到了行动背后的观念,但是即使米塞斯也没有认识到观念真正的重要性,并且没有做深层次的逻辑推理,多问几个为什么。

1.     人的本质就是观念的集合。

历史上许多著名的人物试图回答这个问题,别听他们瞎搬,他们都错了。

我们有着不同的模样、不同的经历、不同的教育程度、不同的出身、不同的地位、不同的信仰、不同的肤色、不同的国籍等等,但真正让我们一个一个区别开来的就是我们不同的观念。正是观念可以解释我们每一天的行为,即使是疯狂的、不可思议的行为、可以解释我们不同的命运。于是纷纷繁繁的历史、现实世界变得异常的简单——观念的形成、变化、碰撞、吸引,左右我们行为而已。

2.     观念左右我们行为的力量真正来自于我们的内心,强大而且持久,没有任何力量可与之抗衡。即使有时你自己可能根本就发现不了他的踪迹。

法律、道德、宗教对我们的行为都有一定的影响力。像道德、宗教的约束力甚至可以慢慢的成为一种好像来自内心的力量,但是他们的本质终究是外在的、强加于人本身的力量,永远无法成为真正的像观念一样的“内在的力量”,那样持久、那样强大。人们可以无视道德、背叛宗教、违反法律,但永远也无法忽视、背叛内心的观念。无论多么难以理解的行为,甚至精神病人的行为背后总是可以找到观念的痕迹。

   笔直举两个自己的例子来说明一下“观念”的力量。

读书的时候,我很不喜欢那种穿着很讲究,很注重自身形象的人,无论他读书行不行;相反很喜欢那种衣着邋遢,甚至头都不梳的,放荡不羁人,特别是读书也很厉害的。看武侠小说时有同样的偏好,像《射雕英雄传》里的洪七公、周伯通、《笑傲江湖》的令狐冲很喜欢,很不喜欢欧阳克、慕容复之流。而本人也正是这一类人,衣着邋遢、放荡不羁、头也经常不梳。直到工作以后,才慢慢的有了一些新的观念,才开始注意自身的形象。但是看武侠小说偏好依旧。你看看,观念的力量如此强大,而且不留痕迹,你能发现你自身行为背后观念的踪迹吗?后来我想之所以会形成这种观念,可能跟自己从小家境清贫有关。

再举一个,可以说影响了我一辈子,现在也还在影响。

那就是叔本华的《爱与生的苦恼》。

就是他让我开始思考人生的意义,思考自身的渺小、思考死亡的意义。

最后我得到一种观念,人生的意义就是去尽情的体会人生本身给你的感受。痛苦或快乐,富贵或贫穷、伟大或渺小、自由或无奈、被爱或被抛弃,并且去追寻你最享受的感受:爱与被爱、思考的快乐、与知己分享的极大的愉悦。

我的人生并不顺利,充满坎坷,身边的人包括亲人都不理解、为我惋惜,也想说服我,改变我,同时亲人们也因为我而承受过巨大的痛苦,这是让我内心深处最为伤心的一件事,我曾极力避免,但命运的力量是无穷的,我无能为力。但只有我自己知道我是遵循我心底的声音,如果再来一次,我还会一样。我无法选择另一种生活。

   这就是观念的力量。读者朋友可以试着去发现自己“心底的声音”,把它写出来。不好的,试着去改变。通过看书、思考,当你了解得更多时,是可以改变的。

3.     观念是打开通向未来理想家园大门的钥匙。

还记得前面我举过的钻石与石墨的例子吗?

现在我们的社会是“石墨”,未来理想家园就是“钻石”。我们每一个人就是其中的每一个原子。

怎样使“石墨”变为“钻石”呢?这个笔者后面有专文论述,这里简单提一下。

 那就是每个人行为合乎“秩序论”的要求。

1.     不要做出“滴农药”的行为,从而让秩序面临崩溃的风险。

2.     一旦有“滴农药”的行为出现,自觉抵制,让秩序维持稳定,防止“秩序”的崩溃。

3.     积极做出行为响应“好的秩序”,让其能够形成。

  法律、道德、宗教,历史与现实已经证明他们无法担此重任,只有观念能给与我们希望。

如何形成好的“观念”呢?那就是我下面要讲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