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和同事作为观众去凤凰卫视中文台 “一虎一席谈”参与了有关“绿坝”的节目。两个小时下来,有两点较深的感触。
第一,讨论“绿坝”已经没有太多意义。
现场对“绿坝”持反对意见的嘉宾和观众,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强制性,二是治标不治本。
强制性的来源是基于工业和信息化部通告中的“预装”字眼,但通过电话询问工信部,真正的情况是将在出厂的PC硬盘中备份“绿坝”软件,至于用户装还是不装,可以自由选择。这也意味着,最被我们所不能接受的“强制”,其实是可以认为是不存在的,既然如此,也就没有了讨论的意义。只是希望工信部在公告措辞上是否可以再清晰严谨一些?
“绿坝”能否真正凑效,也是很多现场观众提出的疑问。从目前绿坝的用户体验来看,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这是不争的事实,从用户端对不良网络信息进行过滤,也的确不能治本。但我觉得在现有网络监管体系、教育体制、社会价值观这些根源问题还不能很快解决的情况下,先通过短期的“堵”,再配合逐步完善的体制,最终实现长效的“疏”未尝不是一种办法。
第二,不要奢望去改变一个人的看法。
在这节目之前我一直认为虽然每个人对同一问题看法难免会有差距,但在摆事实、讲道理的充分沟通基础上,大家会最终形成某种共识。但从今天的节目来看,辩论甚至争论的结果只是大家更加坚定了各自原来的看法。
面对那些和自己持不同观点的人,突然觉得距离是那么的遥远,沟通是如此的无力,最后只能是一笑了之。
笑完再说一句,节目录制现场真的是出乎我意外的简陋,再次体现了凤凰卫视小成本、高质量的原则,赞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