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我不明白,这世界变化快”。崔健的这句经典歌词成了去年到今年上半年楼市恰当的写照。
就在去年底今年初,楼市仍是价跌量缩、成交低迷、房企面临资金链断裂的传闻风声鹤唳。跨过今年乍暖还寒的“小阳春”,楼市仿佛突然火爆雄起,4月、5月成交激增,转眼之间广州中心六区的房价回到了2007年的峰值水平甚至还有持续攀升之势,而之前频频流拍的土地市场再上演龙争虎斗,“地王”再现江湖。
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发展商经历了从地狱到天堂的狂喜,而未购房者的心情则由轻松持币观望到再次陷入备受煎熬。
有专家指出,是席卷全球的金融海啸救了中国楼市,此话看似悖论,其实颇有道理。正是因为被称为百年一遇的金融海啸突袭,我国政府启动了一系列救市重拳:从减轻购房者负担的降息、降税、降首付、二套房贷的实际上松绑等,到缓收税费和地价款等解房企资金之困,再到开闸放贷大量注入流动性……
房地产业一时间可谓集万千宠爱于一身,迎来了历年以来最为宽松的政策环境。政策的叠加效应终于阻断了楼市本来的调整态势,从压抑一年多的刚性需求开始被引爆,到担心通胀的避险性闲置资金和产业资本蜂拥入市,楼市从回稳、复苏甚至再度迈入火热。
政府不遗余力地救楼市,是希望通过救起房地产这个牵动50个行业的龙头产业,进而拉动投资和内需消费这两驾马车,从而最终达到保就业、救经济的目标。应该说,这样的救市策略的确已开始起作用,房地产业的复苏已经开始带动了建材、家居等相关产业的回暖。
但在看到楼市繁荣所带来的可喜一面之余,也应该开始正视已露端倪的种种问题:比如土地拍卖市场的疯狂再现、发展商捂盘惜售哄抬房价行为、投资投机性购房的比例快速攀升等,特别是短期内楼市呈现的供不应求状态,房价过快上涨的苗头已经相当明显。
楼市的形势已经改变,政府相关部门的政策也应该快速以变应变。对于之前为了救市而过度宽松的政策应该开始有所检讨:比如之前对“地王”、高价地拖交地价款甚至可退地的政策,一定程度导致了目前发展商高价拍地的有恃无恐;又如目前银行对于多套房贷优惠的纵容甚至抢夺,令投机购房再现;对于发展商拿地两年不开发的宽容,造成目前新建住房供应的紧张……凡此种种,政府部门都应逐渐地对失之放任的政策进行收缰,从而令楼市在保持成交活跃之余避免房价过快上涨。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