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6名北大教授推荐好书 《毛选》是大热门


 

【星岛网讯】156名北大教授每人推荐对我最有影响的几本书,经过三年的搜集和整理,这些书目430日首次亮相。《毛泽东选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牛虻》等富有时代特色的著作,成了北大教授推荐的热门书籍。

  《北京青年报》报道,北京大学为每名教授制作了一块展板,上面除了有推荐书目,还印有教授的照片,以及一小段极具个性的治学心得,展板在图书馆展出。北大宣传部部长赵为民介绍,这156名教授都是各学科的带头人,多数人目前仍在教学岗位上。每名教授向同学推荐5本书,不限定领域。

  经粗略统计,《毛泽东选集》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书目里出现次数最多的两本书,各有约20名教授推荐。物理学院教授郭之虞这样评价《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顽强的意志力,不畏任何逆境与艰难困苦这是一个人最可贵的品质。此外,《论语》、《道德经》等国学经典仍是热门,《艳阳天》、《雷锋日记》、《俄苏形式主义文论选》、《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也出现在书单中。

  很多教授不光列出书单,还简单介绍了这些书对自己的影响。北大副校长海闻介绍,我从《红岩》学到了不屈精神;《林海雪原》懂得了欣赏爱情;《毛泽东选集》懂得了忧国忧民;《资本论》学会抽象思维。

  教授们荐书的领域包罗万象,以人文类书籍为主。北大校长周其凤推荐了《毛泽东选集》、《世说新语》等五本书,其中还包括他自己编写的学术著作《液晶高分子》。经济学家厉以宁开出的书单中,除了经济类专著,还有钱穆的《国史大纲》、赵崇祚的《花间集》和房龙的《宽容》。

  很多理工科教授推荐的都是小说、诗词,北大图书馆馆长朱强认为,不管学生选择什么专业和研究方向,人文基础都非常重要。

  参与荐书的中文系教授葛晓音说,经历过文革的这代学者形成了特有的风格,有先天的不足,希望现在的学生和青年学者多读书,使知识面更全面。

  目前大学生趋向阅读流行书,并且越来越依赖电子书。对于《明朝那些事儿》、《中国不高兴》等流行书,朱强馆长表示,这些书北大图书馆都已经订购,但北大有自己的选书标准,不会因为热门就大量购入。朱强馆长介绍,北大计划将这些教授的治学心得和推荐书目公开出版,为青少年读书、选书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