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抗议女生血溅街头奥巴马“震撼”以后怎么办?


徐名涛:伊朗抗议女生血溅街头奥巴马“震撼”以后怎么办?

 

   上周六,伊朗德黑兰一名女大学生在抗议游行中遭警察枪击雪溅街头,画面被人用  手  机    拍摄上传到网上引起“全世界的震撼”(凤凰网),美国白宫发言人说奥巴马总统也为此感到“震撼”,面对如此惨景,其轻率谨慎的措辞让人心寒。问题是,奥巴马震撼之后怎么办?奥巴马在他的第二部自传中说过一句很难得的话,“我对敌人很少寄予幻想。”而实际上,靠死死打着无论国际国内“团结对话”旗号一举成功的奥巴马总统,一直对世界各种势力心存侥幸,可软柿子不捏都有点手痒:朝鲜罕见的“核爆”,伊拉克局势意外恶化,伊朗对明目张胆的欺诈选举进行抗议示威的民众的镇压拘捕枪杀,等等,世界并没有因为他四处道歉,见鬼(如南美峰会上主动跟查尔斯握手)也烧香而变得稍微安全,而是相反。真正的和平不是一味黑怕避免冲突,而是要勇敢地伸张正义。萨科奇总统曾公开指责他没有立场,以至他心存芥蒂,在不久前去巴黎参加二战纪念日时拒绝跟萨科奇共进晚餐。在东德长大的默克尔总理跟他也不亲切,奥巴马对种族宗教的关注远大于对意识形态的关注。说他没有立场不如说他立场远远少于他的方法,企图在错综纷繁焦灼对峙的敏感世界坐收渔利,好像得到老子的真传“无为而无不为”,这种良苦用心世界皆知,可是奥巴马面对的不是一个《百家讲堂》庞大观众,而是他未必真正了解的由上帝和撒旦共同组建的这个坚硬世界,所以方法过度,策略滥用以及想用自己的肤色廉价购买种族和解的愿望,未免天真。奥巴马的百日蜜月期已经已经过去,美国最新的民调显示他的支持率正在逐步下滑,他急风暴雨般的经济改革计划像一个拼盘,好像没有焦点。但是奥巴马凭两本书和2004年那次轰动全国的国会讲演就能当上美国总统,毕竟有他的非凡之处,在竞选时和麦肯恩或者说跟布什截然不同一些的政策,现在正在巧妙缓慢地变成新政府的政策,比如重新考虑把朝鲜列入“支持恐怖主义国家”的黑名单,恢复反恐中使用的“军事法庭”(奥巴马当时说这个法庭是一个“巨大”的失败),暂缓关闭他曾称为“国耻”的“虐待囚丑闻监狱”,推迟从伊拉克撤军日期等等,言归正传,奥巴马在去年竞选最激烈的时刻,得知他外祖母去世的噩耗,当时全世界都看到了他那双湿润的眼睛,那时没人怀疑那泪水的成分,而此刻我们祈祷:为了一点点可怜的正义和自由倒在血泊中的那位女学生能分享到奥巴马的滢滢泪光!                                09624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