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门庭冷落了一年多的土地拍卖市场再次火爆起了,全国各地关于竞拍价创出新高、次新高的“地王”新闻又再屡见报端。
日前,终于登场的今年广州首次住宅用地出让即出现激烈竞逐,最后以高于底价50%的价格成交,折算的楼面地价为6371元/平方米创下海珠区第二高价地,与2007年楼市最高峰时7082元/平方米的地王只有10%的差距。而更多人关注的珠江新城的最后住宅用地更是未拍先热,网上竞投报价时已硝烟四起,楼面地价已从原来的6029元/平方米升至9550元/平方米,富力地产联席董事长曾在之前某个场合中预测该地块拍卖价将超过15000元/平方米将可能成为现实。果真如此,新的一个“地王”又将诞生。
在地产企业对土地集体喊渴,并纷纷开足马力到处跑马圈地的时候,我们却遗憾地看到,政府在推出土地上似乎仍在保持着施施然的节奏,土地供应明显落后于市场需求。
张力在不久前在广东房协的一次会议上说了句大实话:“调节楼价,最重要的不是政策,而是市场的供应量。而决定房地产市场供应量的,就是土地的供应量。”事实上,因供地不足而导致房价过快上涨是有过历史教训的,在2003年至2005年间,政府对房地产调控政府主要是“收缩地根”、“收缩银根”,结果轮番出台的政策均变成“空调”,房价越调越涨。2006年之后政府开始采取了敞开供应土地并同时适当抑制投资投机的政策,最终才令过热的楼市在2007年冲高回落,步入调整期。
在轮番救市政策及其他各种因素的刺激之下,楼市在今年上半年以出人意料地迅速回暖,存量住房以惊人的速度消化,据“阳光家缘”昨日最新数据,广州目前可售住房为12414套,如果以5月13253套的签约量来看,现在可售货量甚至不够卖1个月!另据相关中介的测算,目前广州建成未售的住宅约32000余套,到年底前可望建成的新住宅为22000余套,即使按每月销售8000套的速度,也仅够销售不到7个月。
后续供应量面临非常吃紧局面,已成为板上钉钉的事实,开闸放地可谓已是燃眉之急。
近日,广州商品住宅用地供应量终于确认,今年广州住宅用地供应计划为2.5平方公里,其中保障房项目用地为0.8平方公里,算下来普通商品住宅用地供应只有1.7平方公里,仅比去年实际成交的1.32平方公里,略多一点而已。在楼市已然复苏,大多发展商已一年多未“补货”、普遍呈现土地饥渴的时候,业界许多分析人士均认为这个如此供应量将是“僧多粥少”。
那么,广州目前是否真的无地可供应呢?显然不是。根据《广州市住房建设规划(2006-2010)》,2008年、2009全市商品住房用地供应量可达4平方公里。2008年,由于土地市场一片低迷,土地供应计划一减再减,最终成交的仅有1.32平方公里,也就是说去年就剩下了2.68平方公里可供应土地。广州显然是仍有充足的土地储备可供应的。
如果说,2008年广州国土房管局缩减供应土地计划,是“流拍”风盛行之下政府的无奈之举。那么,今年前5个月,在楼市逐步回暖之下,广州住宅用地创下了成交易为0的纪录,政府部门在忙于“救市”之时对于土地供应已顾此失彼。而到了楼市已明显缺货的6月,广州土地供应仍只有可怜的两块住宅用地,而现在明确下来的全年仅有1.7平方公里普通商品住宅用地供应,更是显得政府供地节奏过于落后于市场了。
往者已矣,来者犹可追,在楼市供应日益吃紧之下,但愿政府部门能够根据市场变化作出快速反应,及时调整计划推出更多的土地,以维持楼市和房价的稳定。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