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生态城80亿攻势 |
文、唐艳明 |
中新天津生态城,世界上第一个国家间合作开发建设的生态城市,总规划面积30平方公里,规划居住人口35万,计划用10到15年时间完成开发建设。 2008年9月28日,生态城在滨海新区正式奠基,担负着为中国乃至世界其他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样板的历史使命。2009年生态城总体目标是确保完成总投资80亿元,力争完成总投资100亿元。 市场化运作生态城中新天津生态城是继苏州工业园区之后中国与新加坡合作的又一个新亮点。 2007年4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会见新加坡国务资政吴作栋时,共同提议在中国合作建设一座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谐型城市。 同年7月,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吴仪访问新加坡,提出:生态城要“体现资源约束条件下建设生态城市的示范意义,特别是要以非耕地为主,在水资源缺乏地区,靠近中心城市,依托大城市交通和服务优势,节约基础设施建设成本。”随后,国家有关部委对天津、唐山、乌鲁木齐、包头等多个备选城市进行反复比选和科学论证,最后确定生态城选址于天津滨海新区。 2007年11月18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和新加坡总理李显龙签署了关于在中国建设生态城的框架协议,标志生态城项目的正式启动。按照协议,中新双方共同成立副总理级的“中新联合协调理事会”和部长级的“中新联合工作委员会”,以加大对生态城开发建设的指导、协调、推进力度。 中新两国政府如何共同投资建设运营生态城?双方商定,由新加坡吉宝企业牵头组成新方投资财团,中国由天津滨海新区的投资机构组成中方投资财团,两家财团联合组建中新合资公司。双方各占一半股份,中方以土地作价入股。 天津方面和新加坡政府还商定,生态城内部的基础设施由政府组织,通过市场化方式建设维护。在先进行的商谈中,天津方面建议,最理想的方式是由未来负责生态城投资管理的“中新联合体”统一规划,沟通组织实施和开发。 中新天津生态城管理委员会副主任蔺雪峰向《城市住宅》记者表示,中新生态城合作项目实际上是两国政府层面提出来的,按照当时吴仪副总理的要求,坚持“政企分开,市场化运作”的原则来进行开发建设,即前期所有的征地拆迁和环境建设,都由企业融资、垫资建设,将来由政府通过税收返还给企业,这可缓解政府资金不足的问题。 据了解,新加坡国家发展部专门设立了天津生态城办事处。天津市根据相关协议,于2007年12月组建了生态城投资开发公司,2008年1月成立了中新天津生态城管委会。 蔺雪峰向《城市住宅》记者透露,具体运作是由中方注册成立一个投资公司,负责整体拆迁和部分基础设施,以及环境工程建设,然后中新双方再成立一家合资企业,注册资金大约20~30亿,负责一部分基础设施建设、土地招商和土地一级开发。目前,合资公司组建已报给国家相关部委审批,名称为中新天津生态投资开发有限公司。 80亿投资力促建设提速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很多工程为此延期,而中新生态城自去年9月28日正式奠基半年以来,不但没有放慢脚步,反而加快建设速度。 蔺雪峰接受《城市住宅》记者采访时表示,生态城信心坚定,以昼夜兼程的精神确保按照既定计划推进开发建设,例如,生态城服务中心——管委会、中方公司以及合资公司综合办公楼,去年2月份奠基,8月底就入住了,9月份接待了中新两国领导人举行奠基仪式,这仅用了半年时间。 他坦言,2009年生态城的总体目标是确保完成总投资80亿元,力争完成总投资100亿元。具体包括:加大征地拆迁力度,完成投资33.4亿元;加快十项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投资11.1亿元;加快十项公共建筑建设,开工面积20万平方米,完成投资3.7亿元;加快生态住宅开发,开工面积100万平方米,完成投资18.7亿元;实施十项综合环境治理工程,完成投资8.8亿元;产业园项目开工面积20万-30万平方米,完成投资4.5亿元,力争完成招商引资项目总投资3亿美元。 在规划设计方面,生态城专项规划已编制完成16项,其中综合交通、污水、雨水、中水、给水、绿化、燃气、通讯、竖向规划和起步区地震小区划10个专项规划已完成报批;生态城专题设计已完成起步区“一路三水”、能源管网、吉宝公司住宅项目、起步区公共空间景观、智能交通系统和南部商业次中心等6项,生态谷、青坨子特色中心、投资公司住宅项目、南部产业园、可再生能源研究等5项正在组织方案深化。生态城项目设计已完成建设公寓、城管中心、公屋、警务中心、市政交通场站5个项目。 蔺雪峰表示,今年春节前后,生态城始终没有停止工程建设,共分三期完成道路和管网基础设施建设,其中涉及道路长度是17.5公里,起步区骨干道路将在5月份完成,其余将在8、9月份完成,随着基础设施的完成,地块开发会有序跟进。 另外,生态城环境工程的科研、立项也在积极推进之中。生态城起步区段12公里长的蓟运河故道示范工程已启动建设,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工程已开始实施,营城水库治理已完成科研。 目前,生态城产业促进初见成效。据介绍,截至目前生态城已注册成立10家公司,总计注册资金35.1亿元,还有6个重大招商项目、5个成熟项目、11个在谈项目和12个长线项目正在积极推进中。 据了解,中新生态城4平方公里起步区正重点推进住宅项目的建设,首批生态住宅的建筑规划方案已通过审批,有望年底实现预售。据透露,生态城将针对不同阶层建设普通住房、中档住房和高档住房。今年开工的住宅主要是普通住宅和公屋,户型面积大约在100平方米左右,具体户型正在设计。 建设注重节能环保中新生态城是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形势下应运而生的,是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节约资源能源的重大项目。中新双方领导人对生态城寄予厚望,要求生态城建设起点要高,设计要高瞻远瞩,符合人民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环境的愿望。 中新天津生态城管理委员会副主任蔺雪峰向《城市住宅》记者表示,两国政府选择在这种较差的自然条件下建设高标准的生态新城,将更好地体现资源约束条件下建设生态城的示范意义,成为中国其他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样板。由此,生态城也成为滨海新区区别于浦东新区、深圳特区独有的、崭新的亮点。 中新天津生态城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目前使用的中新天津生态城服务中心就大量采用了节能环保装置,包括雨水回收装置、太阳能光伏电源、地源热泵、污水循环利用管线等一大批彰显生态环保理念的先进设备,整个建筑再生能源利用率达到40%。 据中新生态城管委会介绍,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的城市,其可再生能源利用率仅能达到1%~2%,中新天津生态城的规划是20%以上,综合利用风能、太阳能、地热能、垃圾发电等绿色能源。这里的生活处处体现环保:绿化覆盖率50%,内部公交出行比例90%,再生水50%。其建成后,在环境治理、生态修复、节能减排、空气质量、水环境、人均绿化面积等方面的指标将位居全国前列。将来在生态城南部将崛起起步区中新合资建设的第一批住宅项目,首批8万居民将会首先享受到“出门不堵车”、“净菜送到家”等生活便利。 据悉,中新生态城不仅是宜居的生态之城,更是实现生态经济的创新之城。目前,中新生态城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确定了8大产业发展方向,包括节能环保、科技研发、教育培训、现代物流、文化创意、服务外包、会展旅游、金融服务等消耗少、能耗低、附加值高的产业 |
中新生态城80亿攻势
评论
9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