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你到底怎么了


  华为曾经是一个高歌猛进的宏伟概念。任老板那时候还是个传奇人物,他讲话的风格和经历,都颇得一般员工的敬意。甚至某些洋溢着过分自豪感的员工在逛街时,都舍不得摘掉自己的工卡。周围的同事,也是名校居多,又对技术颇有深意。我于是就这样,在小心翼翼中,开始了研发岁月。

  世界形势变化很大,东南亚发生了大海啸,伊拉克发生了战争。公司成立了降成本的子公司慧通。公司在以一个月一千多人的速度,招人。然而,辞职的朋友也开始多起来了。在华为,薪水一般不加的传言,却成了大家最窝心的体会。友商的人才时而被挖来,薪水却诡异而秘而不宣。加班太多。这时候,牢骚终于多了起来,我们关心的前途和价值都被公司用文化,口号敷衍。公司的文化由一系列口号来象征,外加一部“千手观音”的舞蹈和一部电视剧“亮剑”。公司大力僵化各种流程,其主要目的之一,却是要都变成随时可以替换的生产线上的廉价螺丝钉。而在员工越来越厌恶这类说教的时候,政治部门却在极力维系着这些口号。

  这些口号之一,便是“绝不让雷锋吃亏”;然而在做为一个被认可的雷锋之前,任何人却还必须经历一个阶段,即“烧不死的鸟才是凤凰”。

  这两句话的可怕之处就在于其不完整。它掐头去尾。因为这一头一尾都不需要你考虑,你只需要填写中间的空白,即为公司奉献。就像一条鱼在案板上被斩去头尾,献上丰腴的肉身。你要么做为一个雷锋并被公司承认,要么首先接受“烧”的考验。如果你没经受住考验,那也是你的错。

  很遗憾,大多数人都没成为凤凰,包括那位殉身的新宇.胡。如今人们已经知道,我们的年轻和热血在这里只是某些人致富的工具,付出的健康和汗水在“陈老师”们的傲慢和说教里沦陷的如此之早泻,革命的事业上我们随时准备被更健康的人替代,

  人们对华为的正面感情渐渐消去,无数在私心里的诅咒,浮上天涯论坛。我的研发兄弟姐妹们,仍然在坂田这个偏远的小地方,把他们的音容笑貌藏在无数加班的夜晚里。走的人越来越多,而公司已完全不在乎。华为在人们眼中曾经是代表一个精英角色的意像。而如今这意像已经开始破产,在这继续沦陷的时代,与中国整体拉美化,堕落为世界工厂,竟然同一个节拍。

  一种沦陷是你不能抵御的,你也无法确切的知道忍受和抗拒究竟哪一种才是理性的抉策。北大的博士教授有人说,把徐工,南孚这样的企业卖给外资是提高了资本利用效率。而贪污和腐败,也曾经被解释为有助于将僵化的国有资产转化为投资。甚至有人主张中国学习印度大家都做软件外包,否则别无选择。在“新经济”和“改革”这样政治正确的叙事下,在樊钢,汤敏和张五常这类经济学家的鼓吹下,我的祖国开始了拉美化沦陷的进程。这种沦陷是如此日常,如此缺乏戏剧性的场面,以致于在“世界工厂”的语境下思考我们的未来,渐进或者暴力,隐忍或者雄起,每一个词语都沉重得说不出口。在苦难面前,真理难道可以仅仅来自于逻辑?

  我们的华为,中华有为的自期,曾鼓舞了多少人的热情。当销售额一路上涨,增长强劲的时候,基层员工却大多认为,华为病了。

  各种奇谈怪论流传开来,如“华为不鼓励创新”云云。僵化的流程和平台,影响了技术人员的信心。未充分选拔即被匆匆提升的部分中层干部,官僚、懒惰、胆小。部门之间充满扯皮,基层开发人员疲于奔命。绩效考核,以三个月为一个周期来影响员工的情绪。。。当这样的问题如此之多,却有始终无法解决时,我也就失去了总结一一例举的兴趣。当一个员工真正失去了对公司的信心和信任的时候,他也就觉得这些问题都与己无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