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行日志——序
最近,完成了一次“壮行”。
到达西欧的第一个住处——维也纳的一家酒店
6月20日从日照起步, 21日下午13点55分从北京起飞,抵达维也纳,先后游走了奥地利、意大利、梵蒂冈、列支敦士登、瑞士、法国、比利时、卢森堡、荷兰、德国等十国,后返回奥地利,7月4日从维也纳回到北京,为了等到周一(7月6日)到意大利使馆面签,在北京待了两天,第一天陪旅游时新结识的朋友游览了奥运村,第二天步行爬了香山,尚没觉得太累。7月6日,上午办完面签,下午2点30分从北京乘动车组回济南,喝了车上配送的矿泉水,不想引起了急性腹泻。因为接到通知,7月8日要组织到西藏考察,我需留出整理东西的时间,所以当天务必要赶回日照。动车组下午六点十分赶到济南,朋友接站。送我乘六点半的客车赶回日照,在车上出了几身大汗,衣服湿透。乘务员有些担心。但我对身体有数,连吃几次黄连素或者砒哌酸,第二天一般会痊愈。当晚十二点抵家。
计算了一下,此次行程历时十七天,大约走了22000千余公里。
7月7日兑换外币,取消手机国际漫游手续,整理西行的行李等等,基本没能休息。但身体基本恢复。7月8日早六点多,两辆车把我们一行七人送到青岛机场,当日登机赶往成都,游览了都江堰。7月9日飞往西宁,领略土族风情,参观了塔尔寺、马步芳公馆等景点。7月10日游览青海湖,途中经过日月山,驻足诞生了《在那遥远的地方》这支歌,后又成为原子弹实验基地的金银滩草原。
拉萨机场
原计划乘火车赶往拉萨,因没定上火车票,又飞回成都,改由从成都飞往拉萨。11日下午5点多,抵达拉萨。没有经过适应性调适,12日便起了个大早,往返五百余公里,游览西藏第一大圣湖——纳木错湖。此地区平均海拔4800余米,最高的山口海拔5190米,超过了青藏公路、铁路经过的唐古拉山口和攀登珠峰的大本营。同团的人都有不同的高原反应,但都没到承受不了的程度,相比之下,我的反应算是轻微的。但因为需要补充水果,在高原县城买了四个苹果和三根黄瓜,在店里简单地冲洗了一下,总觉得不干净,可也来不及讲究。至下午返程吃完最后半根黄瓜的时候,有前几天急性肠炎的底子,肚子便有了反应,急忙吃了几片砒哌酸,压了一下。
海拔5190米的那根拉山口
晚上,拉萨的朋友请我们吃饭,盛情难却,我喝了酒,肠胃更加不适。13日、14日计划去日喀则,但这一带的地貌多是苍凉的高原地带,和林芝一带景色奇美的风光差别很大,再说,日喀则主要是看扎什伦布寺,我对看过多的寺庙已经厌倦。假如去林芝,我会去的;去扎什伦布寺,我还不如利用两天,在拉萨深度游呢,便舍弃了日喀则一行。
第二天,他们六人走了,我在拉萨,身体果然恢复了,中午便停了药。一点异样的感觉也没有,几乎和在家里无疑。玩得很尽兴,竟有一层温馨润上心头,爱上了这座小城。要是安排我去那里工作,我会毫不犹豫地答应的。15日,七人再次在拉萨团聚,游览了布达拉宫和大昭寺。当晚,朋友一行再次请我吃了饭,吃上了高原难得的海参、鲍鱼。干红、干白喝得比在家里还多,朋友一行奇异于我的适应能力。16日,飞回成都,住了一夜,翌日7点40分飞机起飞,10点多抵达青岛,司机早在出口处等着我们了。
此次往返12000余公里。
二十几天的时间,两次旅行合计大致有35000公里左右,行程如此密集,空间如此广大,恐是不多见的。虽有些倦态,但总而是值得的,体验远远超过了以前的旅游,感触颇多。我虽无暇认真写一写,但一些照片和体会,还是要在以后慢慢贴出来和写出来。先写这一点,贴几张照片,算是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