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八”已无悬念 考验仍将持续


              “保八”已无悬念  考验仍将持续
 
                             鲁宁
 
上半年经济运行“成绩单”昨日公布,笔者比对历年同期“成绩单”发现,这是国家统计局所公布的同类“成绩单”中数据和课目最详尽的一次。也是透明度相对较高的一次。
 
由于早些年“官出数字、数字出官”现象司空见惯----受此影响,各大门户网站的绝大多数留言和跟贴,均对受全球金融危机和国内经济危机“双重打压”之中国经济的半年“成绩单持有疑虑甚至不屑。这些数据都是真实的么?笔者的判断是基本靠谱。
 
笔者先不作数据链之间的关联性分析,先讲一个有趣现象:八国集团除去日本和俄罗斯,与北京的时差大致在8-12小时之间,北京时间昨日傍晚起,美欧诸国当天刚出版的主要报纸,均在主要版位对“中国数据”作了大篇幅详尽的报道和解读。西方主要媒体历来对中国吹毛求疵,但这次却一反常态,非但未对“中国数据”提出种种质疑,反倒盛赞中国经济率先企稳回升,对全球经济早日摆脱困境作出了重大贡献。西方主流媒体报道中国“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并用,这一次它们普遍选择了现实主义,而“现实”之前提首现建立于对“中国数据”的真实性持基本认同态度。
 
上半年GDP同比增幅7.1%,若以“保八”为标尺,它还差一口气。但若作季度比较,一季度GDP增幅6.1%,二季度7.9%。若再作月度比较,6月份则上升至9.7%。即使不考虑温总理连续六个双休日对陕西等六省份作考察时5次强调“继续保持积极财经政策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承诺,只考虑经济运行内在的惯性因素,以6月份的9.7%作起点,三、四两个季度GDP增幅继续惯性冲高已成定势,由此,全年“保八”几无悬念。
 
上半年中国经济率先企稳回升,最大的功劳依笔者所见,既不是投资的放量骤增,也不仅仅是内需短腿被明显拉长,而是夏粮及主要农副产品尤其是猪牛羊禽肉产量持续的稳定增长。由此,城乡群众“基本民生价格”未出现大的波动,民心及社会情绪得已稳定,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外贸大幅跳水导致的前所未有的就业压力。危机来袭,果断采取4万亿投资刺激计划固然重要,“米袋子”和“菜蓝子”更须紧紧抓住不松手----在困难面前保持头脑清醒采取“稳农”优先的政策选择,那就叫提高了执政能力。
 
拉长内需短腿成效初显。多少年来,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因内需之短腿始终拐脚前行,局面在今年上半年出现了颠覆性反转,首次呈现为消费增长大大快于GDP、税收、财政收入的增长。这一多年祈求而未果的好现象,得益于中央政府提振经济发展思路的重大调整,其中最受舆论欢迎的关键之举,就是在4万亿投资刺激计划中----偿还民生欠账被置于史无前例的高度,所占资金比例经综合计算接近1/3。识者所察,这固然因为外贸这条昔日的“超长腿”突然变成了“超短腿”,必须以拉长内需短腿来救急,但究其思路转变之本质,乃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一次“大体量”实践。“体量”何谓“大”,学界较倾向于家电下乡、汽车下乡、电脑及各类电子数字产品下乡等财政直补政策之作用开始显现,笔者更倾向于本质层面的变化,它们是农村医保(“新农合”)、城镇医保,农村社保、城镇社保、城乡低保、促进就业、保障失业者基本生计等一系列惠民举措以前所未闻之力度予以推进。只有解决普通民众看病、就业、养老的后顾之忧,全社会的消费意愿才能得到最大程度释放。县以下民众的消费意愿最强,消费能力最弱,今年上半年,城市消费增14.4%;县及县以下消费增16.4%,这也是多年未闻之好现象,说明以“解忧促内需”的一揽子扩大内需政策(当下主要还体现为偿还多年累积民生欠账性质)已展露出可喜成效。
 
昨日公布的数据按大类分成八个方面,受篇幅所限本短文难以展开作对应解析,即便如前述文字,笔者也没大量引用数据占用篇幅,之所以既斗胆得出“‘保八’已无悬念”的结论而强调“考验仍将持续”之判断,笔者还同时应用了以下分析依据:按中国现有经济结构,不考虑外贸一块,内生的潜在增长能力大体在9%-10%之间;国内各行业由普遍亏损到多数行业开始呈现整体性盈利(尽管盈利率还低于正常水平),系宏观经济由“冷”转“暖”的一大标识;物价与经济增长速度的正常对应关系是,高增长而高通胀,低增长而低通胀,上半年GDP已起来了,而CPI和PPI还呈负增长,说明眼下恢复性增长势头至少在下半年会继续得到保持......
 
经济形势开始出现好转,业界和政府皆须保持清醒头脑,国家统计局昨日笼统警示社会:“当前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仍然很多,回升基础尚不稳固,回升态势还不稳定,回升格局还不平衡,回升过程中还存在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千万不可将官方所提“五不”误读为没有内容的官话,这些内容其实全在半年统计数据中,它与笔者的“考验仍将持续”异曲同工,明天本栏笔者再作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