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四件事和四种颜色


 

“七一”四件事和四种颜色

 

躺在床上打开电视机,凤凰早班车刚刚开行,知道今天是“七一”,而且知道了“七一”的第一件事情:香港回归12周年纪念。特区政府在金紫荆广场举行升旗仪式,以示庆祝。天气好像不大好,天空的云彩有点重,没有被晨光烧成火红的朝霞,倒被染成浓浓的紫色。因此,对港人而言,“七一”是紫色的:紫色的云,紫色的花(紫荆),紫色的气。香港被称为东方之珠,珠子紫了,是紫气东来。

上网,一下撞上了两件事,一件事“”,另一件事“绿”。红的这件是中国共产党建党88周年纪念,为这个日子剪彩的,是前一天中共中央政治局成员集体学习,如何推进党内民主。一党执政的国家,两段民主最重要,一段是“树干”民主,另一段是“草根”民主。树干民主就是党内民主,党内民主的任何一点进步,对推动社会民主来说,都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况且,这次学习多了点新意,少了点套话,总书记胡锦涛强调,推进党内民主建设,最根本的是要认真落实党章及党员权利保障条例等党内规章赋予党员的知情权、参与权、选举权、监督权等民主权利,使党员在党内生活中真正发挥主体作用。重点从领导作风,变成了党员权利,作风飘浮,权利塌实,挠到了痒处。痛也好,痒也好,不痛不痒不好。

“绿”的那件事与工信部有关。71日,本来是它要强行把“绿坝”过滤软件安装进所有要出售的电脑的日子,但迫于舆论压力,或许还有上级指示,安装的日期延缓了,虽然它嘴上不这么说。无论如何,这是对民意的一个让步。搞阶级斗争为纲的时候,老批历史上的让步政策。其实,让步是因为你有步可让,是自信的表现,谁见过站在悬崖边上的政府让步?以我之见,会让步的政府是绿色政府,就像绿色食品一样,让人放心。所以,工信部,好像是想要做公信部,有公信力的部。

这三件事其实和我都没有什么关系,和我有关系的一件事有三种颜色,在红色和绿色之外,加了蓝色,那是欧美同学会商会2005委员会的会标。今天下午,它和博源基金会联合举办一个内部学术探讨会议:中国未来30年向何处去?主讲人是秦晓,政界、商界和学界三栖的人物,而且均达上乘境界,为政进过什么海,经商管着数千亿,求学拿到剑桥博士,他报告的主题是“中国现代性方案求解”。在秦晓看来,“现代化”和“现代性”不是一个玩意儿,现代性软,现代化硬,近代以来,硬的压倒了软的,民富国强,压倒了理性、人权和民主。如何从现代化建设,导向现代性构造,可能就是秦晓想求解的方案,这不仅是一个思想方程式,也是一个国策方程式。

到会做题的不仅有著名的“北京共识”的作者库伯.雷默(Joshua Cooper Rama),还有著名教授钱颖一博士,丁学良博士,崔之元博士,史天健博士,曹远征研究员,高全喜博士,雷颐研究员等等,2005年委员会理事长王波明主考。

这个论题的新意不言自明。上世纪90年代,有几个被称为“新左派”的人以反思现代性为名,从左边向改革发起攻击,认为改革过了;秦晓接过现代性,对之进行理性审视,认为改革不足,还是皮毛,没有脱胎换骨。

这是来自海洋的,被绿和红镶边的蓝调布鲁斯?

 

                          200971日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