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指数连续一个多月未曾出现单日跌幅超过1.5%的走势之后,昨日放量下跌1.64%虽然幅度不大,但是也令人有些担忧,有传言称管理层可能会再开港股直通车,这是部分资金担忧市场下跌的原因之一,今天也有汇丰可能会开始A股IPO之路的消息,A股和港股的交流正在加大,显示这一传言也并非空穴来风,在指数已经超额反映了经济的复苏之后,现在市场受到资金供需和投资者情绪的影响更加大一些。
在资金供需方面,央行下半年的货币政策的态度将是最重要的一点,据称前两天央行在吉林召开了年中工作会,不过到底会议基准是什么,各方说法不一,东方早报称央行明示防通胀,第一财经日报则说工作基调还是保增长,并坚定不移的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但据某高层说法来看,正式提出“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还是第一次,又逢前所未有的危机,因此初始阶段政策力度把握很难预估,按“宁大勿小”考虑是合理的,所以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在实施中可能已经变样,变成了过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实际上目前政策的宽松度比起07年初有过之而无不及,如果再继续宁大勿小下去,一场大泡沫就在所难免了。如果出现一场大泡沫的话,那么也许股市真像笔者所说的那样,在短暂调整之后直上4、5000点甚至8000点,然后再来一次崩溃,这并非中国经济之福,而是另一场灾难,我们希望管理层有足够的智慧避免这场灾难的出现,其前提就是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不要让它继续在过度宽松的基准上泛滥,到时候可就更加难以收拾了。
在另一方面,资金需求也是影响市场的重要因素,在中国建筑IPO之后,A股将会迎来另一次IPO高峰,今年下半年不少大家伙要上市,趁着市场火热、资金充裕,监管层也希望顺势多发股票,多吸纳市场资金。现在看,A股总流通市值已经超过07年10月历史高点时的总流通市值,下半年流通市值还会进一步增加,这会对市场资金面造成较大压力。
如果说07、08年的行情是货币紧缩和宏观经济骤冷下的结果,那么09年的行情就是货币宽松和宏观经济复苏的双重作用,而当前货币宽松已经成为影响市场更重要的因素了。如果管理层作出控制货币投放速度的决策,IPO带来的资金需求压制市场上涨,反之则市场还有冲高机会,但冲高的结果就是泡沫扩大,所以现在央行的态度到底如何是我们所要重点关注的,下半年笔者的思路就是看着央行脸色做股票,跟着国家吹泡泡。
从短期走势来看,在周三早间一小时的放量阴线对市场的短时期压力较大,而收盘前一小时的下跌只是延续早间走势的反应,这种压力将会持续到今日,周四市场仍会下探,主要支撑点在3150点,短期趋势分界点在3130点。
新闻眼:
央行否认酝酿紧缩措施--东方早报
财经网昨日早间援引知情人士的消息报道称,7月19日与20日,2009年央行年中工作会在吉林长春召开,研究部署下半年重点工作,会议提出继续实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指调控货币供应总量和利率水平的政府政策。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活动和通货膨胀可产生直接的影响。政府通常将执行货币政策的权力授予中央银行。既要保经济增长,又要防通货膨胀。若这一消息属实,将是此轮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实施以来,央行首次明示“防通胀”,这无异于向市场投下“一枚重磅炸弹”,意味着货币政策将远非“微调”这么简单,加息等更强有力的紧缩措施可能已在酝酿中。不过,央行新闻处相关人士昨日晚些时候向早报记者否认了这一消息的准确性:“我们前两天确实开了会,但这是一个座谈会性质的会议。”
(到底是不是会防通胀将成为今年下半年行情的要点)
央行:货币政策基调不变 防通胀未引入工作重点--第一财经日报
下半年货币政策是否会转向?CBN昨日从知情人士处获悉,央行近日召开年中工作会议,下阶段工作基调仍为“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坚定不移地执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会议未改变下半年货币政策大方向和基调,也未将防通胀列为下半年央行工作重点,央行提出重点要把握好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力度和节奏。上述知情人士称,现在货币如此宽松,通胀是值得关注的问题,但据其判断,通胀年内不会抬头,下半年预期上升则是有可能的。
(第一财经日报和东方早报观点想法,认为央行不会预防通胀)
半数央企上半年利润增长
记者从今天召开的中央企业负责人会议上了解到:今年上半年,中央企业扭转了经营下滑趋势,呈现出回升势头。国务院国资委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央企业营业收入下滑趋势得到遏制。6月份,中央企业当月实现营业收入11725.9亿元,环比增长23.2%,同比增长2.4%。1—6月,中央企业累计实现营业收入53611.7亿元,同比下降6.3%,降幅比一季度缩小2.8个百分点。中央企业经济效益降幅减缓。6月份当月实现利润751.9亿元,环比增长29.5%。1—6月,中央企业累计实现利润3160.3亿元,同比减少1122.8亿元,下降26.2%,降幅比一季度缩小15.6个百分点;在全部中央企业中,累计实现利润同比增长的有67家,占49.6%,比一季度增加17家。
(视点不同带来不同的结果)
姚景源:没有证据说明信贷资金进入股市楼市
日前,国家统计局公布了上半年的经济数据,GDP增长了7.1%,二季度增长7.9%,中国经济明显回暖。这一系列数据令国民为之振奋,但同时也引出了许多疑问,宏观经济回暖了,为何实体经济没反应?全国工资水平上升了,为何自己没感觉?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昨日做客中国经济网"中经在线访谈"栏目,详细分析了当前经济复苏的原因,并就当前一些热点问题回答了网友提问。
(掩耳盗铃)
汇丰A股IPO吹响冲锋号角 募资或不低于200亿
昨日,市场传出汇丰控股已为其在内地A股上市完成首轮筛选,选出4- 5间投资银行以复选保荐人和包销商之职,料最快明年挂牌,集资金额不少于30亿美元(约合200亿人民币)。顺利的话,汇丰将成为首批登陆A股的境外企业。对此传言,汇丰控股并未否认。其发言人昨天告诉本报,汇丰确实正积极准备到A股上市,筛选上市保荐人及包销商是准备工作的一部分。但是,具体上市时间要等待证监会批准。
(大规模融资仍然是市场压力主要来源)
8000亿信贷资金涌进房市 圈地上演国进民退
低迷、徘徊、反弹、疯狂……上半年,全国房地产市场迅速完成了V型反转。而作为拉动行业景气度复苏的强力引擎,“国字号”房地产企业在最新一轮“圈地运动”中充当了“急先锋”。从中央军到地方城建集团,无一例外成为近期各大城市十余个“地王”的创造者。
(现在是国家吹泡泡)
财政部:支持光伏发电项目 最多按总投资70%补贴
为促进新能源和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近日财政部、科技部、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了《关于实施金太阳示范工程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决定综合采取财政补助、科技支持和市场拉动方式,加快国内光伏发电的产业化和规模化发展,并计划在2-3年内,采取财政补助方式支持不低于500兆瓦的光伏发电示范项目。
(关注新能源中的光伏板块)
尚福林:进一步做深做实做细投资者教育
经过十多年的改革和发展,我国资本市场规模稳步扩大,投资产品日益丰富,市场质量和结构不断改善,功能显著增强,已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证券投资逐渐成为我国居民个人投资和财富管理的重要渠道。
(又开始投资者教育了,好事耶、坏事耶?)
综述:纳指连续10个交易日上涨
随更多利好财报被披露,美股周二收高,延续了近期的上涨势头。周二交易波动较大,卡特彼勒业绩好于预期,但区域性银行前景令投资者担忧。截至收盘,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上涨了67.79点,报收8915.94点,涨幅为0.77%,道指已连续上涨了7个交易日。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上涨了6.91点,报收1916.20点,涨幅为0.36%,纳指已连涨了10个交易日。标准普尔500指数上涨了3.45点,报收954.58点,涨幅为0.36%。
(美股创新高行情还在继续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