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巴菲特(133)居家服务公司


2000年,就在伯克希尔并购中美能源时,巴菲特发现中美能源的旗下竟然还有一家这样的公司,那就是美国居家服务公司(Home Services of America),这是全美第二大的房地产中介商。

由于巴菲特在无意中发现自己介入了房地产中介业,这使得他既惊奇又高兴,因此从2000年开始至2008年,基本上每年都在其年报中向股东介绍伯克希尔旗下这唯一一家的房地产中介公司。

凭着知名的品牌经营,被并购后的居家服务在2001年买下了亚特兰大及南加州几家相当大的中介公司,累计进行了10万多件的房屋交易,成交额高达200亿 美元。由于居家服务公司的出色表现,巴菲特表示,在以后的几年内,希望还有可能再继续买下更多的中介公司,以继续拓展其营运规模,到时就可以成为名副其实 美国人的居家服务,最终成为市场的领导者。

2002年,居家服务参与了总价值370亿美元的不动产交易,又较2001年增加了1倍,其营业收入与盈利大幅成长。巴菲特说,虽然这个行业的产业循环波动性相当的大,但是伯克希尔愿意在这个行业继续进行并购扩张。

2003年,居家服务的交易达到了486亿美元,较2002年又大大地成长了117亿,其中23%仅来自于4件的并购案,并购数为16个中介公司,这些公 司全都保留原有公司的名称,同时在16个州雇用了16千多位业务人员。巴菲特确信,未来十年,居家服务仍然可以藉着并购的方式继续保持大幅的成长。不仅 如此,公司透过优异的经理人罗恩·佩尔蒂埃(Ron Peltier)经营以及并购的长才,正逐步构建一个房屋中介王国。因此虽然这行业的景气波动相当的大,但是巴菲特仍然对其抱予热烈的期待。

2004年,居家服务完成了598亿美元的交易,较2003年又大幅增长了112亿,其中24%来自于6件并购案,并购数为17个中介公司,这些公司也全 都保留原有公司的名称,同时又在18个州雇用了18千位业务人员。因此巴菲特更加确信,在往后的十年内,居家服务可以藉着并购的方式继续大幅成长。

2005年,居家服务这颗被巴菲特称为掌上明珠的公司又拥有近2万名代理人,通过18家以当地品牌命名的下属企业进行经营。经过3次并购,完成了高达 640亿美元的房地产交易,比2004年增长了6.5%。由于那时持续狂热多年的房地产市场正逐步降温,巴菲特认为这将带来更多的并购机会。因此巴菲特和 罗恩·佩尔蒂埃希望居家公司在未来十年内能进一步发展壮大。
    2006 年,居家服务虽然经营20多个地区性品牌,旗下拥有2万多名业务人员,这一年也完成了两个并购案,但是公司整体的成交量却下降9%,达到580亿美元,盈 利缩水了50%,从1.48亿美元下降到0.74亿美元。 巴菲特仔细地分析道,放款质量的低落,是造成房地产交易减缓的主要因素之一。而当初受欢迎的可自由选择合约以及低得可笑的利率,使得借款人可以在 贷款的头几年,享受远低于正常利率的利息水平。在几乎无需付款的状况下,这些借款人自然很少有违约的情况发生。因为不断循环的贷款,因为收不到钱,所以 仿佛没损失。但是未交的利息,却会计入本金,使先前付出不正常利息的房贷户,在后来每月超高的利息负担中,最后体力不支而倒地。造成的严重结果 是,这一威胁,会在居家服务公司提供服务的几个市场中出现。但是巴菲特相信,居家服务能够运用这一良机,寻找其他的中介公司,作为收购标的。十年后, 公司必然将远超过今日的规模

2007年,由于次贷危机对房地产市场造成的危害不断加大,直接冲击了像居家服务这样的公司,这一年的年报没有披露居家服务的经营情况。到了2008年年报中出现了有些让人扫兴的字眼,因为这家拥有21个地方品牌、 16千名代理商的公司,遭遇了房地产销售的恐怖之年,并且预计2009也好不到哪儿去。当然,巴菲特仍然希望,在合理价格水平上,继续收购一些优质的中介公司。

居家服务公司的经营发展这一过程告诉了我们什么?其一,居家服务从2000年归属至伯克希尔旗下5年间,其交易额从200亿美元上升到最高的640亿美 元,累计增幅220%,年平均增长率44%。这个高增长无疑地是由整个经济大环境的景气带来的,但是在高增长同时也往往蕴含着危机,这一点而今已经得到生 动的体现。很显然,如果要投资这类行业景气循环波动的公司,就必须时刻警惕并把握好时机。其二,必须永远保持对市场的敬畏之心,尤其在市场明显过热之时。 巴菲特就坦承他并不善于观察市场的短期走势,因为无法把握,因此没有谁能够一直正确,我有时也会犯错误。其三,最重要的是,如今居家服务依然能够保持它的优势竞争的地位吗?回答应该是肯定的。既然如此,那么它就是 有价值的企业。而如果它仍然是有价值的话,那么肯定不必把它卖掉,因为投资毕竟是长远的事。

有意思的是,虽然美国房地产市场低迷,却也挡不住巴菲特投资的步伐。自2007年以来,巴菲特一直并购建材类股票。到现在,对建材类的股票增持到了700 多万股以上,说明他认同房地产的发展前景。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巴菲特不断改变投资结构,但是不管怎样变,巴菲特看好房地产的事实却已显露出来,这也是巴 菲特即使在危机时刻希望继续收购一些优质的中介公司的原因。

大师的投资思路就是这样,我们寻找的,是在一个稳定行业中的长期竞争优势。如果业绩的增长是整个经济大环境的景气带来的,很好。但即使没有整个经济结构 性的增长,一个企业仍然能够保持竞争优势,那么,它就是有价值的企业。我们需要做的只是坐享其收益并用它来购买其他地方同类的企业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