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科董事长王石今年6月末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当前这个房价是维持不住的。特别是看了东南亚金融风波后的中国香港、新加坡以及日本泡沫破灭后连续10年的房地产惨状后他得出结论,房价连续上涨是不可能的。因此有媒体将王石此言论称为新的“拐点论”。
应该说王石的这个言论是非常理性的,也应该是非常符合房地产发展规律的。但恰恰从5月1日算起至7月16日,万科在全国一共拿下了18块地。因此有人又在怀疑王石用新拐点论来误导市场,而且其“言行不一”似乎惹起了众多物议。这时万科的副总裁萧莉说,“现在不要看我们在说什么,而是看我们做什么。”让事情似乎越发“迷雾重重”。
其实万科的疯狂拿地并不表征王石的观点是信口开河,是误导市场,业不表征其是一个言行不一的伪君子。如果我们认真分析,万科的行为和王石的言论不但毫无抵触,而且在深层是一脉相承的。同时也非常清晰地表征万科与王石对未来房地产走势的深刻见解!
王石的房价连续上涨是不可能的观点是理性的,万科为什么还要疯狂拿地?
原因一,根据四月份公布的万科2009年一季度报的显示,万科年报负债水平较低,财务状况比较安全。充足的资金流为万科拿地创造条件。万科拿地是一个上市企业土地储备的需要。
原因二,万科在2009年前四个月一直采取保守态度。因政策导致的流动性非正常膨胀,市场的超预期回暖,令万科面临销售与开工的错位危机。所以需要对开发节奏与土地储备进行重构。
原因三,万科拿地是企业短期可供开发土地缩减的背景上产生的。2009年上半年万科销售面积为348.8万平米,上半年新增土地储备为331.2万平米。这意味着尽管经过五、六月的疯狂拿地,上半年万科土地储备总量仍然减少17.6万平方米。而2008年底万科总土地储备建筑面积达2281万平方米,其中权益土地储备面积1793万平方米,同比2007年下降1.5%。如果说万科是在为上半年错失回暖期的掉头,那么万科开始动手锁定一部分土地,一方面避免下半年土地激烈竞争,另一方面,也是上市企业土地储备的需要。万科的土地储备只够两年半。
万科拿地并不表示对房地产发展态势存在过于乐观的想法,王石一直对地产的泡沫化深怀警惕,作为一个有责任的上市公司,万科的行业敏感性和决策谨慎性是值得推崇的。以一种赌博的心态来操作一个上市公司是不妥当的,比如保利,在储备土地的过程中,虽然恰巧碰上了政策的非常调整,但其决策方式是很危险的。
而万科即使在短期迅速拿地,但同样对房地产市场的未来变化持非常谨慎的态度,因此,万科在拿地的同时,也在实现战略的平滑过渡——重点向二线城市转移。从项目获取的分布上来看,今年以来万科仅仅在广州和上海获得了两个小项目,建筑面积不到21万平方米,两块地万科需承担的地价款仅仅为5.33亿元,占到万科目前所需支付地价的7%,而万科目前在二线城市地价购置款已经占到总地价款的87%。
因此,万科王石的知与行是统一的。他的言行同样非常清晰地表征对未来房地产走势的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