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加入中国电信“我的e家”套餐后,我用上了189手机。但麻烦也来了,我必须随身带着两部手机。原来移动的手机用了十几年,外界联系都是靠这个号码,不可能一下子就停用,于是只好把移动手机和电信手机一起带在身上。那天去参加一个研讨会,一桌十几个人落座,桌上却搁着近20部手机——原来都是“双枪将”!
这种“奇观”国外怕是见不大着。欧盟成员国、日本、韩国等近50个国家与地区都是实行携号转网,用户如果在不同电信运营商之间“跳槽”,原来的手机号码是可以保留不变的。而中国就不行,携号转网空谈了很多年,至今还遥遥无期,许多用户只好每天捧着两部手机玩PK。
要说中国市场还真是有自己的特色,为了解决“双枪将”问题,专门推出了双模手机,一部手机用两个号码。不过想对双模手机说爱并不是件容易的事。主打双模手机的酷派需要好好进修一下产品的工艺设计,三星的双模手机像样点,但价格卖得贼贵,如果是在美国市场,它哪里敢卖这种价格。当然这个假设并不成立,因为美国也是携号转网,用不着双模手机。尽管这样,酷派、三星等厂商的双模手机还是卖疯了,可见中国消费者被逼到了什么程度。
中国的携号转网讨论了再讨论,试点了再试点,就是没有实施的时间表,问题出在哪里?有人分析在于技术困难,那纯属扯谈,又不是什么高新技术,国外都不是问题怎么到中国就成了技术难关了呢?也有人分析是担心携号转网对运营商造成冲击。这确实值得考虑,但也不能呵护过度了。在携号转网问题上,是否能把人民利益多考虑一点,把其他利益因素少考虑一点?
“双枪将”现在成为了中国社会的独特风景。如果携号转网再不实施,我倒是想给张艺谋出个主意。老谋子很忙,拍完奥运宣传片又拍世博宣传片,能表现中国特色的元素都用了个遍,什么京剧、旗袍,打太极拳的老人、唱茉莉花的女孩……他现在正愁着找不出新的中国特色。我给他一个拍摄灵感:在衣香鬓影、意乱情迷的新天地或者后海,手机铃声悠扬响起,男士从西装口袋中左掏出一部手机,右掏出一部手机;女子从小坤包里先摸出一部手机,又摸出一部手机。老外一看,立刻就明白了:“Oh,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