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突中的自我认知


 

l         难以忽视的冲突
蔚蓝的地球上,穿越过境,人们创造了新的、常常迥然不同的世界:神话的、诗歌的、艺术的、音乐的世界;生产方法的、工具的、技术的、商业的世界;道德的、司法的、对儿童和对病弱者及对其他处境困难者的保护和帮助的世界。然而,在这些不同的世界里,大大小小,各种琐碎的冲突,无处不在发生。
我们大家现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强烈地希望和平。我们希望甚至必须尽一切努力避免冲突,或者甚至限制冲突。从另一方面说,没有冲突的社会会是无人性的。它不会是人类社会,而是蚂蚁群体。我们也不应忽视伟大的和平主义者也是伟大战士的事实。甚至圣雄甘地[Mahatma Gand-hi]也是一名战士:为非暴力而斗争的战士。
在心理学中,根据对对象的接近或回避趋向,冲突分为四种类型:
1、接近-接近冲突:指两个目标具有同等的诱惑力,都是诱发接近趋向的目标时所发生的冲突。例如:鱼与熊掌不可兼得,母亲和妻子同时落水,两个喜欢的人同时发出约会邀请。
2 、回避-回避冲突:指一个人必须在两个否定目标中选择其一,即同时面对的两个目标都只能诱发回避趋向时所发生的冲突。例:前有悬崖,后有追兵。必须吃下讨厌的菜,否则挨打。
3 、接近-回避冲突:指个体面临的目标既诱发了接近趋向,又诱发了回避趋向,也即必须选择的那件事有利又有弊。例:想吃糖,又怕长蛀牙。一种职业可以赚很多钱,但不正当。
4、 双重接近-回避冲突:指个体面临在两个都带来接近-回避冲突的目标中选择其一时产生的冲突。例如:求职时的两个选择:山村教师,某大公司门卫。(弗洛伊德)小女孩对父亲既敬慕又嫉恨,对母亲既依赖又排斥。
l         你如何来解释冲突
正因为冲突的范围如此之广,内涵如此之多,于是就出现了这样一个问题:但你去谈论A类问题的时候,很有可能会借助B、C、D类等其它领域中的冲突,来化解、解释A类冲突。
比如: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冲突。当你说到这个冲突的时候,实际上你说的是什么冲突呢?除了发展和环境之间的冲突,你可能还会说到企业社会责任与法制环境之间的冲突;你可能还会说到这一代人对下一代人责任的问题;你可能还会说到短期发展和长期发展之间的冲突……如果你只将解释冲突的范围限于经济领域,那么,你可能还会考虑到内部经济和外部经济之间的问题。
即使是同一冲突,比如上面提到的环境和发展之间的冲突,它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表现形式也是不一样的。在A阶段上的同一类冲突,到了B阶段,可能人们认为这个冲突发生了变化。可是,它的本质却未曾发生改变,依然可能是发展和环境之间的冲突关系。
任何一类冲突,任何一个阶段上的冲突,都总会被大多数人说不清楚。或者说,大部分人认为能说清楚的那部分冲突,却难以沟通。你觉得你说清楚了,我觉得我说清楚了,可是坐在一起,彼此谁也说服不了谁。
比如:部门经理和一位员工在工作时间的规定方面出现了冲突。部门经理希望所有的员工按照规定的工作时间来上班,即从早上8点钟开始上班,因为他希望能在清晨第一时间为广大客户提供服务。但是,员工想从早上9点钟开始上班,因为要担负照顾孩子的责任。如果冲突双方不能客观的分析他们所处的情景,都带有情绪化的去抵触对方,部门经理就会认为:员工之所有想从早上9点钟开始上班,还找各种各样的理由和接口,其实就是不负责任、懒散、想偷懒;而员工就会认为部门经理不近人情、“资本家一个”
。如果双方不能为了最终的统一目标而全面的看待冲突,那么,冲突就会不断升级。
l         冲突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
冲突是什么?冲突就是矛盾。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语出《淮南子•人间训》),“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正因为矛盾有双向转化的可能,冲突的破坏作用显而易见,但也有刺激社会进步的作用。所以,我们对冲突的认识,就应该提高到一个更高的层面去认识。
穿越冲突地带也许是艰难和富有挑战性的,但是,不仅当今世界大舞台需要它,而且我们工作的单位、家庭生活、个人生活都需要它。我们需要培养这种能力,捍卫对我们来说重要的事情。冲突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是每一个人探究未知、获得成功、争取自由的一种动力,因为人们都不愿意处于冲突的状态之中。人人都畅想能过上一种宁静、祥和的生活。因此,同时,正确处理分歧,听取他人意见,胸怀全局观念。这种能力对于家庭生活、商业活动、一国甚至全球事务都至关重要。即便他明白:即使解决了A类冲突,可能还会陷入到B类冲突之中。但是,至少是在 A类冲突中想解脱出来。
从这个角度来讲,解释冲突就显得不是那么重要了。那么,在解决矛盾冲突中,什么又是最重要的呢?不是解释,而是我们对冲突的感受。
如果人们感受到原来所面对的冲突在减少,那他就会有幸福感。于是,我们就可以很清楚的看到:人们对于冲突对自己伤害的感受,什么时候觉得小呢?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他化解了冲突,另一种情况是他麻木于冲突。当然,我们尽力要去做的,就是要去化解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