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周森锋,安徽有个范恒森


           组织部门选什么人,用什么人,是一种导向,是向公务员队伍、向社会大众传达的一种具有榜样力量的导向。我在分析周森锋时用了这样一个判断:周森锋市长,是如今中国社会问题孕育的怪胎 http://blog.people.com.cn/blog/c1/s4767,w1246682441460391,我特别地指出:周森锋市长,他本人没有什么特殊地品质,所以他也抄袭,他也安然享受别人为他打伞,也抽高档的进口烟,他就是那么一个怪胎-----如今中国社会问题酝酿的怪胎。也就是说,在下并看不起周这个人,真是“宜城有人,遂使竖子成名”,说得有点太狠了,但我的的确确是对湖北方面用人选人的眼光,不敢恭维!!!

       想形之下,我提出,有志的芜湖青年不屑周森锋,真的不屑。芜湖年轻人中有作为有口碑很多,全国著名的,企业家有尹同耀,科学家(或者叫科技工作者)有吴华夏,农业家有杨良金,我真诚的希望各位网友,把我市大大小小、出名或者不出名的青年俊杰都列出来----它们没有一个比周森锋差,论当官,个个有当市长、县长、厂长的资格,可他们的贡献,在实业,对国家民族和芜湖经济的发展贡献,超过了他们本身做官的价值。

      在这里,我也很佩服安徽省委在高级知识分子中选择官员的举措,虽然其中引进的博士、硕士从政,也可能有这样那的瑕疵,但总体上应是都具有真才实货的。这里,我向大家介绍一下范恒森。

     我推崇范恒森,最主要的是我在2005年---2006年间曾经学习过他的著作《中国地方经济发展模式》,这本著作是我研究地方经济、从事政策研究工作中得益最大的一部书之一,书中对经济科学工作者、各个行政区领导发展地方经济提代了理论指导和实践方向 。
     尤为可贵的是,范恒森也很年轻,1964年生人,在2005 年就任马鞍山副市长前,1996年荣获 成都市“十大青年标兵”,也曾在大型企业集团、房地产公司、金融机构担任领导职务,
     他治学严谨有序,  1987、1990、1998、2000、2003年,分别获得安徽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南财经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和北京大学经济学学士、管理学硕士、产业经济学博士,金融学博士后和国民经济学博士后,
     但更加让人钦佩的,是范恒森在从政之前,就扎扎实实地做了“经世济世”的学术准备,除了上面提到的那本研究地方经济发展模式的著作外,还著有《金融制度学探索》(2000年)、《走向富强的战略选择——农业资本战略》(2009年),在《经济研究》、《金融研究》、《财贸经济》等国家级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


    2006年1月始,范恒森担任安徽出版集团副总裁、党委委员。

    我热烈的向网友推荐范恒森,从个人的角度来说我是他的粉丝,可是从更深的层次来说,是要各级人大、组织部门表达,在领导干部的选拔上,一定要明白用一个人就是立一面旗,选一个什么人的来做领导干部,就是一个导向。
    我不反对大学生毕业报考公务员,也不反对在知识分子中------在硕士、博士中选拔副处级以上的领导干部,但是不是为了选而选,不是为了做秀而选,[B]真正是把范恒森这样学有专长、学有所成的知识分子选入执政党的领导团队,我们这个党才真正有希望为人民执好政、掌好权,也才能在公务员队伍中激发勤奋学习,立志报国的上进氛围,[/B]  

     反之,片面的理解在硕士、博士中选拔副处级以上的领导干部的意义,盲目崇拜学历,打着硕士、博士旗号引入公务员队伍,充实到领导岗位,虽然引入了一批硕士、博士,好像改善了公务员队伍结构,但恶劣影响所致,
      一方面一些素质不良(如抄袭论文的人、不慎独心安理得享受别人为自己打伞那样的人、享用高档进口烟)对公务员队伍和社会的的负面影响是无可估量的,     另一方面,也助长学而优则仕的封建余毒,于发展民族的制造业、科学技术无益;

    宜城人大得以全票通过一个无才无德,-----甚至目前也没有表现出来危机面前优秀公关能力的人为市长,我如果是宜城人深以为耻!
    

     话说周森锋,安徽有个范恒森,我喜欢范恒森不是一个人,而是一群体,在安徽、在芜湖,乃至在全国出现,而所谓周森锋之类,愈少愈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