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媒为什么称中国家电下乡“后劲不足”?
据共同社东京7月2日电,为了克服金融危机导致的经济形势恶化,中国政府提出了“家电下乡”的口号,大力推动家电产品在农村的普及。
“家电下乡”政策在支援苦于出口低迷的厂商的同时,还有着依靠扩大内需支撑经济增长的目的。但是农民的收入水平依旧大大低于城市居民,未来相关政策将如何落实仍然值得关注。
从2007年12月起,一些地区就试验性地开始推广“家电下乡”政策,并且从今年2月起将范围扩大到全国。这一政策和公共事业一道成为了经济刺激计划的支柱。在4年的执行期内,预计可销售家电4.8亿台,抖动消费9200亿元。
但是,对于政策效果“后劲不足”的担忧也开始出现。长沙市某家电卖场的销售员就表示,近来拖延发放补贴的情况导致一些农民对于“家电下乡”政策产生不信任感,抑制了购买热情。此外,有关当地官员侵吞补助金和领取补贴手续繁琐等情况的报道,也造成了农民消费热情的下降。
尽管缩小城乡差距也是“家电下乡”政策的目的之一,但2008年农民人均年收入只有不到城市居民三分之一的水平,购买力仍然十分有限。中国媒体就此认为“销售势头能否维持还不好说”。
在这样的背景下,北京和上海等城市近年也决定对居民购买家电和汽车实施补贴。
日本综合研究所理事吴军华指出,即使这样政策能够支撑一段时间的消费,但仅凭这些无法建立内需主导型的经济。在外需不振的背景下,政府的刺激政策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支撑经济还有待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