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力“乱伦” 父接子班


权力“乱伦” 父接子班

 

 近日有网友爆料称,安徽阜阳辖区内的一镇政府办公楼可谓富丽堂皇,其中书记室里的红木家具价值在百万元以上。置办者则是该镇原书记张家顺,而张家顺则是有着“白宫书记”之称的张治安的父亲。在当地,张家顺被称为“颍上教父”,曾和张治安轮番担任该镇书记, 张家顺1994年担任县委副书记后,还兼任这个镇的“第一书记”,这是为什么?他为自己的办公室配置了价值百万元的红木家具,其子张治安接了老子的班,秉承了父亲奢靡遗风,花3000万元盖起“白宫”办公楼,当地为何不及时查处他?儿子反将镇书记位子“传”给已经退了休的老子,明显违反了退休规定,谁为其开的绿灯?这一连串只能在小说里面见到的黑色幽默,是怎么演绎成现实版故事的?谁为张家顺父子的权力腐败奢靡,营造了生态环境?

 儿子接老子班这不稀奇,而老子又接儿子的班,我不知道,这算不算奇迹?尤其“父接子班”,不知历史上能否找到先例?这一官场黑色幽默,形象演绎了权力私有化。权力私有化是绝对权力的一种极端形式。绝对的权力产生绝对的腐败,权力私有化下,握有权力者将权力视为自己的私有财产,可以想象,如此一来,公共资源就成为私有资源,肥私也就成了必然。从社会学分析,权力私有化有着个体主观因素,但同时也有着不可忽视的客观环境因素。

  就张家顺和张治安父子而言,张家顺长期担任“第一书记”,直到儿子顶上来后才退位,这其中,当地领导班子难道不值得反思吗?张治安因被举报为“白宫书记”而不再担任镇党委书记了,退休的张家顺又顺利接下儿子的班,当地领导班子难道没有责任吗?如果当地领导班子能够坚持原则,不向私有权力低头,那么张家顺和张治安父子的相互接班奇迹怎么可能发生?这说明,当地已经形成了权力私有化的大环境,而张家顺父子在这其中如鱼得水,进而发生了父子互相接班的黑色幽默。

  这告诉我们,一个腐败人物的背后必定有一个弱势的班子。当然,到底是腐败人物造就了弱势的班子,还是弱势的班子造就了腐败人物,可以商榷。但腐败人物和弱势班子互为因果却是必然的。从这意义上说,我们在把张家顺父子互相接班当作笑话来听的同时,更应该追问当地班子的运行状况。。(据《广州日报》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