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有许多朋友让我推荐股票,我在推荐时总是要问他,你想赚多少?你要什么样的股票?你计划投资多少时间?你的风险承受能力是多少?而我得到的回答往往是我最难回答的,他们回答的几乎都是同一种声音“要马上就能赚钱的股票!”
其实这很正常!人生短暂,谁不想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最多的财富?所以由于“时间就是金钱”这句话,让这个世界上的许多奋斗都只为眼前利益起驱动。做银行的,只要大企业要贷款恨不得一天放上十个亿,一下放上十几年马上赚到手续费和利息再说,至于能否归还贷款,谁管?十几年贷款到期后放贷款的人还不知道去哪里了!做地方父母官的,只要能够让自己任期内地方GDP快涨、猛涨,捞足经济效益和政治资本就是好官(当然不是为自己捞,为自己捞就是犯罪了),谁还管环境破坏如何?当地的子孙万代怎么过?
理所应当,炒股就是要马上赚钱,你说的再好,明天赚不了钱就不是好股。急功近利的心态让整个社会的速度在不断加快,欲望在不断膨胀。
这种心态往往是虽然明天你可能很痛快,但过度的痛快之后肯定会带来痛苦。因为乐极就会生悲!吹的过大就容易破裂!
常洋说上面这段话,并非特指什么,只是想让大家明白,世事难料,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急功近利可能短期比较爽,但是如果处理不好短期与长期的关系,那么恶果可能已经悄然产生。
对于做股票来讲,更是如此。我最喜欢的两位股神是巴菲特和索罗斯,大家可能认为我是个疯子,他们两个人完全是两种不同风格的投资理念,如何能够混在一起呢?
价值投资与市场投机从市场理念来看是相互矛盾的,一个追求的是产品的内在价值,而另一个追求的是产品短期的最大市场波动。
常洋价值投资理念就是要在产品内在价值最低估的品种中,选择符合短期市场热点的品种。正是由于这种原因,所以才导致我本来立足于长期价值投资的品种推出后,往往马上就见到效果,让大家误以为我是在追求短期的超额利润。
我操作股票是先选择具备长期高成长性的品种,并且该品种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中处于价值低估状态。持有这种特性的股票必须是可以看清楚该股票在两到三年内基本面向好,利润能够稳定增长。所以最初的持有目标定为一至两年时间。符合这种特征的股票往往会有很多只,你可以将其定为一个长期跟踪股票池,然后从其中选择符合短期市场热点的股票来重点关注。
我的黄金组合就是通过这种手段来选择的,当然我持有股票并非严格计划长期持有两到三年,而是持有它后根据市场的价格波动情况,参与短线炒作。比方刚开始买了一万股,经过短线的搏击,可能两个月过后,一万股变成1.5万股了。当然也可能因为操作失误,由1万股变成9千股。
如果短期内我的股票上涨幅度达到我原计划两到三年才能达到的目标,那我就可能放弃原来的计划,先把利润拿到手。然后转手做其它依然处于低部的股票。
如果追求利润最大化,那么肯定不是单一的某种策略就可以达到的,只有在价值投资的基础上,根据市场的变化随时调整自己的应对策略,才能真正的跑盈大市。
我认为投资者的几种境界:
最高层:引领市场的投资者。这种投资者往往能够预感到市场下一步的变化方向,提前布局,等市场的所有参与者清醒过来纷纷追捧时,引领市场的投资者早已轻松获得超额利润悄然离去,去挖掘新的市场热点了。市场中这种投资者的数量是万里挑一。
中层:嗅觉灵敏的投资者。这种投资者没有引领市场潮流的本领,但是他具备灵敏的市场嗅觉,能够在第一时间把握市场热点,也能获得相当高的收益。市场中这种投资者的数量是千里挑一。
低层:大部队的跟随者。这种投资者嗅觉不灵敏,但是敢于跟随大部队迁移,看到市场资金大量流向某一板块时,就蜂拥而上,结果往往是死伤各半,跑的快的盈利,跑的慢的亏损。市场中这种投资者的数量是百里挑一。
最低层:行动迟缓的跟随者与盲目守株待兔者。行动迟缓的投资者往往异常小心谨慎,在看到某一板块的赚钱应效时,先看看别人跟不跟,这只股票走的稳不稳,结果是越看越涨,越涨越不敢买,等终于鼓足勇气买入了,等待他的当然是茫茫长夜.... 而守株待兔者是所谓的价值投资者,他们盲目地拿着自认为不错的股票,长期不动,结果是业绩差的越来越差,从ST变*ST变三板,最后找不到了;而拿到好股的,由于涨的时候不舍得卖,跌的时候更敢卖,结果不管涨与跌他永远没有分享到股票的成长与乐趣,这种持有者是想起来用钱时才忍心卖股票,然而股票的黄金时期往往早已过去,亏损盈利全在于命中注定...市场中的大多数投资者属于此类。
想知道你的投资水平与巴菲特和索罗斯相差多远吗?
评论
10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