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发户≠贵族——中国不缺暴发户,唯独缺席贵族


暴发户≠贵族

——中国不缺暴发户,唯独缺席贵族

 

 胡润研究院最近在上海发布最新的《2009中国新贵族消费门槛报告》。六大城市中,北京的新贵族消费门槛为8700万元。其次是上海、杭州、深圳和成都、沈阳,分别为8397万元、5366万元、4465万元、3786万元、3284万元。报告称,以财富人士当前固定资产总值和消费总额来确定中国新贵族消费门槛,中国有5.1万财富人士具备这样的消费能力。胡润表示,《中国新贵族消费门槛报告》可以定义中国的新贵族。

 中国作为大国,还未真正意义上崛起,倒先崛起了一批来路不明的富豪。我们是法治社会,我无法拿出胡报告胡说的证据,只好相信这是真的。但我对胡先生将中国富豪称为新贵族很有意见。按他们成长背景、发家经历、富后表现综合衡量,称之为“暴发户”更适合。

“贵族”一词相当古老。最初指的是奴隶制社会和封建社会中,因权力、财产高于其他阶级而形成的上层阶级。经过演变,贵族制度在一些国家延续下来,形成了稳定的贵族阶级。例如中国南北朝时期南方之王、谢,北方之崔、卢、李、郑等都是著名代表。

 到了现代社会,民主、法治垂临人间,特权时代终结,传统贵族已逐渐湮灭,新贵族则被赋予崭新内涵。不过内涵再新,前提还是要趁钱。这点我国在改革开放以来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已经补上这堂课。但要真正加冕,还要符合如下要件:

 第一,鉴于中国体制转轨尚未完成,好多富人的原罪属受权力寻租压迫无奈所致,但这样的灰色财富怎么能与新贵族匹配?新贵族首先要摆脱权力的奴役,成为法治的信徒。

 第二,作为先富楷模,按理应该成为全民继续奋斗之楷模,至少要以产业报国为己任,推动最低端的中国制造迅速升级,可惜很多企业被内心贪婪驱使,沉迷于资本市场的投机炒作,充当制造楼市股市泡沫的急先锋,让人扼腕。

 第三,在社会责任担当层面,正在长身体的中国新富,可能目前没必要像比尔·盖茨那样裸捐,但这方面依旧相当滞后。天天讲做成百年企业,天天讲为国争光,唯独难寻超越利润之上的追求——而这才能保障财富常青、基业常青。

自古以来,真正意义上的贵族都是固守文化传统、捍卫礼仪、修养脱俗、弘扬文明的精英;而绝不是仅有几辈子都花不完的银子。

所以,我执拗地认为,中国目前富豪虽云集,但唯独贵族缺席。

 

   (来源:《重庆晚报》2009-08-02,刊载作者-老石《中国有暴发户无贵族》,http://blog.ifeng.com/article/3001729.html。文字略有删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