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简单吗?孝说简单就简单,说不简单就不简单。孝不孝主要是看你是否能满足父母之需要。
有的人天天捧本《孝经》看,以为自为掌握了孝道,自己就成为了孝子,其实不然。父母不是要你说孝道给他听,而是要你做给他看。孝不孝不是看你懂得多少关于孝道的知识,而是看你为父母付出多少,而且你的付出是否能得到父母的认同。
有朋友认为,一切听父母的就是孝。我看未必,近代最大的孝子胡适放弃了自己心爱的女友,回老家与童养媳江冬秀结婚,看似非常之孝,却不是我们学习的典范。为何这么说呢?因为当胡适老母知道胡适夫妻关系不融洽时,她难道不自责吗?她有生之年时刻自责,对身体有益吗?如果当初,胡适与心爱的女友结婚,其母可能一时生气,但是随后就会为儿子的幸福生活感到高兴。所以,从最终结果来看,胡适的行为(表象上特别的孝顺)既牺牲了自己的幸福生活,又未尽到孝道(胡适老母在胡适婚后不久仙逝可能与其自责有关)。
有朋友认为,给钱给父母就是孝,这又曲解了孝的本意。如果父母没有生活费用,给钱是天经地义的事,这只是孝的很小一部分,甚至谈不上孝,因为这是法律规定的底线——赡养老人的义务。父母如果有钱花,再给钱以代孝,那简直就是在推卸自身责任,不是有首歌唱的好吗?《常回家看看》。是呀,有钱老年人往往需要的只是子女常回家看看,与老人团聚团聚,聊聊天、叨叨唠,这种团聚与聊天也是一种孝。
不是有一句话,说是母以子贵吗?作父母的都想子女有出息,因此,子女事业有成,对父母来说,也是一种孝。
总之,孝敬父母不仅要将父母作为自己的知心朋友,时常交流,还要敬重父母、理解父母、满足父母物质与精神之需要。
孝敬父母说起来挺简单,但笔者做的并不好。朋友们,你们做的如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