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时光——在德国度过的两次圣诞夜(二)
我在德国曾经历过1982年和1983年两次圣诞节。第一个圣诞节是在Prein小镇上度过的,那时我刚到德国不久,正在小镇上的歌德学院学习德语。圣诞节前学校通知我,小镇上的一个德国家庭想邀请两位中国学生一起欢度圣诞夜。我欣然接受邀请,与同在歌德学院学习来自华中工学院(即现在的华中理工大学)的季国钧先生一起在圣诞夜被主人接至家中。这是一个德国普通的三口之家,夫妇俩和一个年龄约十七、八岁,名字叫Stephan的儿子。
当时中国刚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中国的国门还没有完全打开,在德国人眼中中国仍然是个充满神秘色彩的国家。我相信这个德国家庭也是带着好奇心邀请我们两位中国客人的。聊天中男主人问了我们在歌德学院学习和生活的情况,对德国的印象,问得最多的还是有关中国的各方面问题,甚至还问了中国的毒品问题,我猜想可能是旧中国很多人抽鸦片给外国人留下的印象所致。由于长期生活在一个封闭的国度,改革开放初期走出国门的中国人与外国人打交道时普遍比较拘谨,我们也不例外。聊天中几乎都是对方提问我们回答。从交谈中我感觉到他们对中国的友好和兴趣。晚宴后当我们与主人全家告别时,女主人还向我们赠送了巧克力和自制点心等圣诞礼物。 这是我第一次在一个德国家庭做客,与当时中国普通老百姓家庭的贫困相比,德国普通家庭的富有,德国人的彬彬有礼以及他们对中国的兴趣和好奇心,还有德国家庭的圣诞庆祝方式均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983年的圣诞夜我是在斯图加特Hohenheim大学校长Reisch教授家度过的。Reisch教授是位经济学家,1979年在加拿大召开的一次国际农业经济学术会议期间,他结识了来自北京农业大学的农业经济学家安希伋教授。从那以后他努力促成了Hohenheim大学与北京农业大学两校间长达近三十年的合作。1983年的圣诞夜Reisch教授邀请了正在Hohenheim大学学习的赵冬缓、张沅和我三位来自北京农业大学的客人到家中做客。Reisch教授夫妇有五个孩子,其中四个是女儿。我们三位男士到来受到教授夫人和她的四个女儿的热烈欢迎。主人为了与中国客人一起欢度圣诞夜做了充分的准备,明亮宽敞的大厅里放着一棵装饰着五彩灯光和彩纸的圣诞树,长方形的餐桌上点着蜡烛并摆放着精美的餐具和丰盛的菜肴,主人还刻意安排我们三位与他们的女儿座位相邻,晚宴开始前Reisch教授代表全家发表了热情洋溢的祝酒词,其后宾主频频举杯互相祝酒,席间欢声笑语声此起彼伏,热烈融洽的气氛让我们有宾至如归的感觉。
晚宴后我们互赠了圣诞礼品,然后与Reisch教授全家人一起去了教堂,参加教堂举行的气氛庄严隆重的庆祝圣诞宗教仪式。
1982年平安夜在德国Prein小镇上与Stephan全家合影(前右一,江树人)
1983年平安夜在Reisch教授家做客
1983年Reisch教授家的圣诞晚宴
Reisch教授夫人正在欣赏我赠送的圣诞礼物——中国工艺品
Reisch教授夫人接受礼品后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