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普通话被三面夹击,内有本土方言,外有洋话“English”,还有一些嗲嗲的港台腔。
尤其是方言剧,近几年确实大肆充斥着传媒市场,其中一些剧目存在使用方言失度、过滥的现象,使得电视剧朝低俗方向发展。
广电总局终于忍无可忍下了死令,严禁剧中领袖人物说方言,所有方言剧立即停播,禁止主持人用港台腔或方言,禁止用方言译制境外广播电视节目。 这下我们的耳朵里从电视媒体收到的只有普通话啦。
能想象吗?开国大典上,毛主席操着一口标准的普通话宣布“同胞们,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已于本日成立了!”是否会让人有种时光交错的感觉,那不是1949年,而是21世纪。多年来,观众已经习惯了毛泽东说湖南话、周恩来说苏北话、蒋介石说宁波话。现在,一纸禁令,让他们全部改说普通话,观众一定不会像从前那样觉得倍儿亲切了,取而代之的是生疏。我想收视率一定也会随此政策而被影响。
有人说:各种方言代表着各地的文化和智慧,怎么能一竿子打死?方言中不少特有词汇都有很深的文化渊源,而普通话也是无法替代的。方言能够体现地方特色,给人一种亲切感,南腔北调不仅丰富了荧幕语言艺术,也能让人了解各地的风土人情,不应该一刀切予以禁止。
凡事没有绝对,广电总局应该加大对剧的审核力度,把好关,那么适当的方言剧出现也可以起到调剂舒缓作用,尤其是领袖的口音,这样才能还原其历史本色,带给观众真实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