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养”


   经常听到别人说,他妈的,你真没教养,在大多数人的心目当中,对于全社会而言,公认的有教养就是遵从社会各阶层都认可的行为方式,就是按法规以及社会公共道德行事,在我心中,这个时代的教养已经不是以前的时代的教养,这个时代的已经颠覆了它原来定的意义。
     在西方社会,最没教养的行为是闯红灯,无论再怎么的名媛淑女,再怎么的温柔绅士,一旦你闯了红灯,别人都会认为你没有教养,而你自己也抬不起头,但是,我不知道,为什么在我们中国。闯红灯的反而是那些面子大的人,他们理直气壮的闯红灯,他们大腹便便的开车飚过去,在他们心里,他们就是政治,他们呢就是法律。他们闯的就是特权,不是叫没有教养。
     在我们中国人的心目中,有教养的人就是那些读了四书五经,满口之乎也者的人,他们认为读书人就是,认为有身价的人就是,认为有地位的就是,那些在街边摊上吆喝着白菜五毛钱一斤的人是市井小民。他们不会认为收破烂的人会有教养的。
    在国人的价值体系当中,认为坐在高档的西餐厅,优雅的使用着精美的钢叉的人就是由教养的人,那些端着一杯几万几十万的红酒的人就是由教养的人,卖白菜的收破烂的人都不是有教养的人,因为他们不会使用钢叉,他们不会穿的高档,他们甚至连贝多芬是谁都不清楚。殊不知,坐在高档的餐厅里面得人有可能在进行着肮脏的交易。也许他们在这种掩人耳目的地方正在秘密进行着丧尽天良的事情。在街边卖白菜的收破烂的人的吆喝声,在我心中是一道动听的音符,他们为了生活奔波,也许,他们很渴了,但是他们不会舍得花这个闲钱去买瓶冰霜的矿泉水,把钱省下来,让孩子接受教育,不让孩子吃苦,他们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父母,也许收破烂的人把自己好不容易攒下的钱从他那破烂的布条里拿出来去捐给灾区人民,也许他们口袋只有一千块,但是他们却捐出一千块。也许,这是他们一家三口几个月的生活费,但是他们却很开心,眉头都不皱一下。相反,那些,穿皮鞋,打领带,开轿车的人做在高档的餐厅里吃一顿可能几千可能几万,也甚至是几十万,但是,在面对公益事业时,他们会捐个几百或者几千,这只是他们财富中的几百分之一,也可能是几千分之一,也许什么都不是。在那些收破烂人的几百几千,那是他们一生的积蓄,他们大度无私的奉献出来,在你们心中,难道还真的认为这些人是没教养的人吗,那些‘高档’的人就真的高档吗?
   那些出入于星级酒店,听音乐会坐前座,为了显示他是贵族,就去打高尔夫球,为了减下肚子上的肉,在家里放个跑步机的人才是最没有教养的人,他们以为有教养就是给漂亮女士开车门,上电梯让女士优先,其实最后站别人面前揩油,赞美看起来优雅美丽的女士,但是换成三四十岁的衣衫褴褛的妇女,他们会吗,如果是老婆婆。他们会吗。我估计他们会故作优雅的拿着帕子遮住脸走了吧,你觉得他们的教养还会保持吗?有文化不一定有教养,有教养也未必有文化。
    也许在宽阔的大草原里,他们大口大口的喝酒,大口大口的吃肉,也许在一望无垠的田野里,他们随地吐痰,他们随便丢垃圾,也许他们会扯着嗓子豪爽的说话,但是,只要他们进城,很多人都会憋得住,会轻声细语的说话,也许有的人会说乡下人进城时因为自卑,是因为怕,难道你还真以为他们怕你们?不是的,那次 朝代的更替推翻,不都是农民起的义吗,哪个有教养的政权不都是这些没有教养的农民推翻的吗。如今的农民怕的是坏了城市的规矩,给国家增添负担,担心影响到他人,你说 这不是教养是什么?
    所以 ,教养不是体现在身份的高贵,不是体现在那外面一层遮羞布的价钱,也不应该是礼仪 礼节上的优雅,善良仁慈,是人性的仁善,是对生命的敬畏与热爱,想一下我们做人的教养,有多少是表面功夫,有多少 是装出来做给别人看的,当教养硬是扣上一顶虚荣的帽子上,我们应该考虑我们是否带着它了,当教养被我们看成是身份的象征时,我们应该是时候摒弃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