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纪律之一:切忌贪图便宜。一分钱一分货,便宜自有便宜的道理。法律事件是禁止反悔的,专利也是法律事件,等便宜完了利益也就随着完了,后悔药是买不到的。适用于申请和授权后阶段。
三大纪律之二:切忌乱投医。专利代理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行业,但是当前,各种没有资质的人或公司均以专利代理的名义承接专利撰写业务,尤以不具备专利代理资质的律师事务所和商标代理公司为多。在委托专利代理业务的时候,要注意查清他们是否具备专利代理资质。适用于申请和授权后阶段。
三大纪律之三:切忌图省事。代理人是帮助你去对你的技术申请专利的,而你的技术自然是你最懂的了。为了图省事,交了代理费就不闻不问,甚至当代理人让你补充资料或者跟你咨询相关技术问题的时候还嫌麻烦。这大概都是很难把你的文件写到最好的。适用于申请和授权后阶段。
八项注意之一:申请要及时。因为专利申请的新型性和创造性都是与申请日有关的,晚一天申请,这一技术被别人公开的机会就会大一分。而且,专利权是授予最先申请的人。所以,可能只是因为申请日比别人晚了一天,在后申请的人就要受制于在先申请的人二十年。
八项注意之二:专业人士处理。专利对质量的要求是“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因为只要有人能把你的专利权推翻,就意味着你会前功尽弃。随着社会的进步,社会分工也越来越细,这主要是因为术业有专攻。所以,不要试图自己去处理自己不擅长的问题。
八项注意之三:对代理人充分公开。专利的本质就是“以技术公开换取国家保护”。但大多数人都是既想申请专利又不想公开自己的技术。虽然在某种程度上讲这也不是不可以实现的,但这个目标实现起来,难度还是比较大的。因为专利法明文规定了专利申请文件必须“充分公开以达到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的标准。作为专利申请人,最好不要自行隐瞒某些技术,而是通过与专利代理人沟通来实现这个目标,否则,一旦被认为是公开不充分,就很难挽回了。
八项注意之四:注意体系申请的时间安排。在一个大的课题研究中,是可以先后申请一系列的专利的,这一系列的专利申请之间是相互关联的。所以,这一系列申请可能就会有共同的发明点。如果时间处理不当,在先前的专利申请已经把这些共同的发明点公开之后再申请专利,那这个在后专利申请的发明高度无疑是大大降低了。
八项注意之五:注意对外申请的时间和方式安排。要到国外申请专利,一般会首先在国内申请专利,然后通过优先权再到国外去申请专利。通过优先权操作,可以实现部分内容的修改,所以是值得的。通过优先权到国外申请的时候,会涉及到PCT途径还是巴黎公约途径的问题。从费用上看,PCT途径可能会比巴黎公约途径多一些,但这仅仅是一种可能,甚至可能会比巴黎公约途径节省的多。针对具体情况的处理,要请专利代理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合理安排。
八项注意之六:证书不等于保护。现在,很多的代理人总是以“保证授权”的承诺去承揽专利申请业务,这是不对的。因为申请专利的目的是为了保护而不是仅仅是为了一个授权证书。授权证书是获得应有保护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虽然要得到应有的保护需要有授权证书,但有授权证书不等于就必然会得到应有的保护。所以,要注意,不要被那些“保授权”的代理人员忽悠了。
八大注意之七:申请专利应在技术转让发生前。这个应该不用多说了,因为如果在申请专利之前把技术告诉了别人的话,一旦别人给你传播了或者申请了专利,你就什么都没有了。
八项注意之八:申请授权后的专利转化应懂得利益共享。当前,非常多的专利技术其实是很有应用价值的,可是,却因为专利权没有足够的经济实力而一直无法付之于实际应用,主要的原因还是利益共享的思维不到位,专利权人和投资人都恨不得把挣到的钱悉数收入自己的腰包,这是很难合作的。因为合作必须是共赢的,利益单向流动的合作是不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