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重优势推动四川外贸出口领跑中西部


  在灾后恢复重建、承接产业转移和产业结构升级的推动下,四川外贸进出口持续增长。今年1至7月,四川外贸进出口总值、进口总值和出口总值均居中西部之首。海关数据显示,今年1至7月,四川累计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123.9亿美元,较去年同期增长5.5%,增速居全国第三,同时也是全国外贸进出口实现正增长的3个省、区之一。

  其中,四川出口总值为71.8亿美元,增长6.2%,增速居全国第二,是同期全国出口实现正增长的2个省、区之一;进口总值为52.1亿美元,增长4.4%,增速居全国第四,也是同期全国进口实现正增长的4个省份之一。

  改革开放之初,广东、福建、浙江等东部沿海地区,由于承接了来自海外的产业转移,使外贸出口得以起步并迅速崛起,促进了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如今,新一轮的产业转移浪潮,正成为推动中西部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在四川地震灾区,异地重建的汉旺镇目前正借助对口援建的机遇,积极承接来自东部的产业转移。建设中的汉旺无锡工业园,正吸引着越来越多来自江苏等地的企业前来投资。与汉旺镇一样,四川地震灾区在加快恢复重建中,成为东部产业转移的目的地。

  同时,伴随着英特尔等国际IT企业布局成都,大批相关配套企业相继落户四川。高新技术产业集聚效应日益凸显,正成为四川承接全球高新技术产业转移的优势所在。事实上,四川外贸出口产品正日益走出低附加值的局限,迈向具有较高附加值的中高端产品。四川省统计局数据显示,上半年,四川初级产品出口同比下降28.7%,工业半制品出口下降5.4%,而工业制成品则增长了20.3%。其中,四川上半年出口机电产品38.4亿美元,同比增长49.4%,高于全省整体出口增速。这些数据表明,四川的出口产业结构明显改善,成为推动全省出口增长的有力支撑。

  此外,四川还利用发电、油气开采等大型成套设备制造方面的经验,以大型企业对外承包工程为主要途径,在工程市场开拓、设备配套和工程成本方面形成比较优势,其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对外承包工程规模不断扩大。以成都市企业为例,1至7月新签对外承包工程合同金额5.13亿美元,完成营业额3.53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36.89%和7.62%,成为四川外贸出口保持增长的又一动力。

END